此傳聞一出,頓時驚得人三魂七魄一震。
莫不是,琴樓之內的冤魂前來索命了?可眾所眾知,琴樓乃是瑞成太子妃亡故之地,如果是冤魂,豈非就是這位先太子妃?
一時間,謠言四起,京城茶樓酒館雖不能大肆開張,卻不妨街坊鄰里四下咬耳朵。
等到皇后娘娘薨逝的消息傳遍京城的時候,冤魂索命一詞已是鐵板釘釘,令人不寒而栗。
“混賬東西!哪有什么冤魂!”皇上大怒,氣的咳嗽起來。
淑妃娘娘忙伸手為皇上順氣:“皇上,百姓愚鈍,您可別為了此事再傷了龍體。皇后娘娘若是泉下有知,定然也不愿看到皇上如此傷心。”
皇上臉色蒼白,很是落寞:“你再把那晚情形說一遍。”
淑妃當即淚眼朦朧,道:“那日有宮女來報,說是看到皇后娘娘孤身一人去了琴樓。臣妾思覺不妥,立即帶上了內官嬤嬤一同前往琴樓。可不想剛到琴樓外,就聽到里面傳來了皇后娘娘的喊聲。
臣妾入內,就見皇后娘娘從琴樓那樓梯上滾落。臣妾那時被嚇壞了,還是身邊內官跑上前去查看,發現娘娘一息尚存。臣妾連忙上前去,娘娘她說……”
“她說什么!”皇上一把握住了淑妃的手。
淑妃吃痛,卻沒有作聲,道:“娘娘說望皇上您看在這么多年的夫妻情分上,能原諒三皇子從前魯莽,放他一馬。她來世必結草銜環,報答皇上。”
“她,當真是如此說的?”皇上眼里布滿寒霜,死死的盯著淑妃。
“是,是。臣妾不敢妄言。”淑妃道。
皇上放開了淑妃的手,一臉失魂落魄,良久道:“既然是皇后遺愿,朕自會應承。來人啊,擬旨。”
擬旨,頒旨。
待皇上吃過藥睡下之后,淑妃離開了皇上的寢宮,走在無人的后花園內,淑妃回想起那晚所見,只覺通體生寒。
“巧嬤嬤。”
“奴婢在。”
“吩咐下去,那日的事誰都不能向外人提及,若其日讓本妃在宮中聽到流言蜚語,本妃定拿她們是問!”
巧嬤嬤連聲道是。
淑妃深深吐了一口氣,入了太后寢宮。
太后揉了揉額角,神情凝重道:“琴樓那種地方,哀家早就讓人封了。皇后她何苦深夜孤身一人去到那處……”
“臣妾不知。”
“罷了,這都是冤孽。如今皇后身故,哀家心力不足,皇上又臥病在床。一應大小事務還需淑妃你打理,待一切妥帖之后,哀家會記住你這功勞,這后位總不能空置。”太后意有所指道。
淑妃面色如常,頷首道:“太后娘娘放心,皇后娘娘生前善待后妃,就算太后您不吩咐,我等也會好生操持,讓皇后娘娘風光大葬。”
太后欣慰點頭:“有勞淑妃了。對了,皇上既然有意赦免譽兒,那此次操持皇后身后事,就喚上譽兒的皇子妃,也好叫兩個孩子全了孝心。”
“還是太后想的周到。”淑妃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