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票?”
“何為布票?”
“官家,您說的是哪個布?哪個票?怎么寫?”
一群催收大臣們都紛紛提問了,誰也不知道布票是什么啊?
怎么連布票都不知道,真是沒見識!趙楷心說:我這2000后都從爺爺奶奶的遺產中見過布票、糧票什么的,你們怎么都不知道?哦,對了,你們生得早了!沒趕上那時代,而且你們這些人都是特大號官僚地主階級,就是生對了時代,估計也見不著布票......
“布票,”趙楷琢磨了一下,“就是可以在將來兌換絹帛的錢引......用蜀地上繳的蜀錦為擔保,可以在布票上印上兌現的年月。先發行個五六千萬匹,用來抵充征田之費吧。”
他這個是在發布票嗎?他好像是想發現有擔保的鈔票啊!
“官家,”東府右相蔡懋聽了趙楷的解釋,眼前頓時就是一亮,“您說的這布票不就和鹽引、茶引差不多嗎?也是可以當成錢來用的......不過一次發五六千萬似乎多了,怕是會掉價啊!不如先一屆一屆的發吧,這樣容易維持市價,建立信用。”
是嗎?
這個布票還能當錢花?趙楷一琢磨,這就是紙幣了,和那個錢引、交子什么的差不多啊!
想到這里,他又問:“一屆一屆的要怎么發?”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眾【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蔡懋思索著說:“就是照著明年可以收到的蜀錦數目發行今年的布票......等明年收到蜀錦后,就可以用來兌給持票之人了。同時還可以發行新一屆的布票,等后年收到蜀錦后,再兌給持票之人。如此往復數年,布票的信譽就起來了。
這事就得一步步來,可不能操之過急,否則民間不信,咱們的布票發出去也是廢紙。”
還別說,這個蔡懋對于怎么用紙錢行騙還是很有心得的......大宋朝的文官玩這紙幣可是很有心得的。
“那一屆布票最多幾百萬,”趙楷皺眉道,“怎么也不夠贖買土地啊!”
蔡懋笑道:“分期啊!分個十期,一年一期,十年還完不就行了,大不了再給點利息。”
對啊,還不完就分期,原來這招蔡懋也會。
趙楷想了想,問:“十年是不是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