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哥兒,您真要封大哥兒當南越國王?”
金陵皇宮,觀星樓上,一場召對,正在進行當中。
觀星樓上不僅可以看星星,還可以睡覺,還可以辦公......這是一棟建在山頂平臺上的三層“高樓”。
所以趙楷昨晚上看星星看得累了,也就沒回福寧殿,干脆就在觀星樓上就寢了。
一覺睡醒,已經快到中午了......熬夜看星星很累的!
所以他干脆就在觀星樓上用了膳,然后就把趙杞、張邦昌召來了商量招安趙桓的事兒了。
而聽到趙楷真的要封趙桓當什么南越國王,趙杞那是相當吃驚啊!
他本來以為趙楷不過是那這茬來忽悠大嫂朱璉......沒想到他的這個三哥居然那么守信用,說到做到啊!
“當然了,”趙楷點點頭,“大丈夫要言而有信!朕既然答應封大哥當南越國王,就一定會封的!”
“三哥真仁義之君也,小弟佩服!”趙杞趕緊佩服——能不佩服嗎?趙楷封大嫂當皇后,封大哥當國王......這份仁義,李世民都得佩服!
“哈哈哈,兄弟不能相容,安能容寰宇?”趙楷笑著道,“六哥,等你封完了三哥,就去當轉運使......東南七路隨你挑!”
“那小弟就謝主隆恩了!”
“哈哈哈,謝什么?能把撫民收稅的差事辦好了,朕就該謝謝你了!”
“小弟一定殫精竭慮,為兄分憂!”
趙楷昨晚上除了和朱璉一起看星星,還深入討論了治理東南的辦法。
首先是南北兩京制。
趙楷不能遷都南京,但是也不能不管南京,所以只能辛苦一點,南京北京兩頭跑了。
誰讓中國的經濟中心南移和軍事中心北移同時發生了呢?
帝王居南京當然容易撈錢了,但是卻難以控制北方的軍隊,搞不好就得出“靖難之役”和“安史之亂”。
而放任東南財富之鄉不管,那就等于讓北方貧瘠之地既負擔軍事,又負擔財政。明朝就是這樣,九邊十三鎮中的三邊五鎮在陜西,同時陜西人還得負擔一百七十幾萬石的稅糧總額!而且這還只是民戶要繳納的稅糧,三邊五鎮的軍戶在承擔戍邊兵役的同時,還得同時繳納籽粒糧......真是苦死了!
趙楷沒那么不講理,而且他也知道中國南方的經濟在未來大有可為......如果在不遠的將來,趙楷能把大宋領進大航海時代的話,南方的錢還會大大增加。
所以他得讓南人出錢負擔朝廷的開支.......南人出錢、北人當兵,就是趙楷的頂層設計!
而為了維護這個體制,趙楷就必須采取兩頭跑的兩京制了。
其次,就是設置東南大發運使司、東南大鹽運使司、南京留守司等東南三大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