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宋靖康十年八月,廣南東路外海。
神舟丁號戰艦的艦艏在碧藍的零丁洋上犁開一道雪白的浪花,航跡筆直向西。甲板上的水手們正在進行操炮演習,隨著一名海軍軍官的一聲聲口令,炮手們熟練的將訓練藥包和訓練彈填入放置在上甲板上的十二門五斤長筒炮的炮膛,然后進行模擬發射。
這條神舟丁號是南宋“神舟型”炮船的四號艦,和之前的一二號艦相比,已經有了較大的變化,幾乎是一條全新的戰艦了。
首先,神舟丁號的艦身被大大強化了!
因為最早建造的兩條神舟炮艦的艦身不夠堅固,發炮震壞船體的情況——神舟甲號、神舟乙號都因此出現了較大的損壞,只好提前報廢。而神舟丙號的艦體已經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強化,而且棄用了十二斤重炮,改成了輕型的五斤炮,所以現在還在服役。
其次,神舟丁號所裝備的火炮也進行了改進,從“大而無用”的十二斤炮換成了“小而強悍”的五斤炮。
這種五斤炮并不是南宋自研的,而是從北宋那邊“偷”來的——因為趙楷北伐燕云期間,為了防止趙桓學孫權偷襲荊州,所以在漢陽軍、江陵府設置了幾處炮臺,裝備了五斤長筒炮......結果這些炮臺沒有遇到南宋陸師的偷襲,卻遇上了趙桓的糖衣炮彈!
有好幾名貪財好色的效用炮手叛逃到了南宋,而且還帶去了五斤長筒炮的圖紙和炮兵手冊!
有了圖紙和炮兵手冊,南宋的工匠當然可以照葫蘆畫瓢鑄造五斤炮了,畢竟雙方在青銅鑄造工藝上沒有任何差距。而且南宋的工匠也已經摸索著鑄造了好多大炮,已經積累了一些經驗。
不過這種五斤炮也改變不了南宋陸師的弱勢,畢竟南宋陸師和北宋陸軍的差距是全方位的,不會因為有了一二百門青銅五斤炮就能扭轉。再說了,南宋陸師也沒有足夠的挽馬去拖拽這些大炮,而無法機動的大炮在野戰中并沒有多少用處。所以南宋陸師并沒有大量裝備五斤青銅炮,他們首選的野戰炮是更加輕便的八兩駱駝炮。
但是南宋海軍卻立即將這種抄自北宋的五斤青銅炮當成了寶,迅速用它們淘汰了其他所有型號的火炮。
在趙桓乘坐的這條神舟丁號戰艦上,總共就安裝了三十六門五斤長筒炮!
其中上甲板上安裝了十二門,下層的炮甲板上安裝了二十門,還有四門位于船艉可以向后開火。
毫不夸張的說,光是憑著這一條神舟丁號,南宋的海軍就足以稱霸北洋、東洋、南洋、西洋......打遍天下都無敵手了。
可是如此強大的海軍,卻在南北二宋之戰中毫無用武之地......
已經在海上待了些日子,被曬得都發黑了的趙桓,這時正站在高高隆起的后甲板上,看著下面的戰士們,就忍不住一聲長嘆啊!
好好的,怎么就落到現在這個地步了?
他正唉聲嘆氣的時候,背后突然傳來了腳步聲,趙桓回頭一看,原來是新任的右樞密使李若虛。
李若虛沖著趙桓行了一禮,然后對他說:“官家,咱們今晚就能到崖山了!”
“崖山?”趙桓問,“不是廣州嗎?”
李若虛道:“官家,廣州的情況不明,船隊還是先去崖山海港,等打聽清楚消息,再去廣州不遲。”
他的意思是,現在還不知道廣州有沒有被趙楷拿下......
趙桓聽了這話,忍不住又是一嘆:“也罷,就先去崖山暫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