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過了多久,林樓才從黑暗中醒來,當他睜開眼睛,就看到一個約莫二十出頭、發型樸實的年輕人正抓著他的肩膀一陣兒猛搖,“小樓,你怎么現在還在睡覺啊,你的通知書終于來了,你被清華大學建筑系錄取了!咱們兄弟倆又能在一個學校念書了!”
啥情況?我是天大畢業的好吧?什么時候又去上清華了?這時候無數信息涌入林樓的腦海,然后他明白了自己的處境,現在可不是0202年,而是1980年,他重生成了一名剛剛參加完高考不久的高中生。
面前這個年輕人是他的哥哥林橋,林橋比他大三歲,在恢復高考后的第一年就考上了清華大學計算機系,而且獲得了去美國斯坦福大學交流學習的機會,等過完這個暑假,他就可以去大洋彼岸體驗資本主義的腐朽生活了。
“不對吧?我去了清華,你都去美國了。”林樓一邊開著玩笑,一邊從被窩里鉆出來,好在剛才他應該是在午睡,身上還穿著大褲衩和短袖,倒也不會不好意思。
“我得在學校待一個月才走,足夠把你安排好了!”林橋說完才反應過來,“嘿,你小子怎么這么淡定啊?我當初拿到通知書的時候都笑傻了!”
哎,重生都經歷了,區區一份大學通知書自然不會讓林樓太過激動,他笑著說道,“嗨!也不看我是誰的兄弟?我要是考不上,豈不是給你丟臉?”
“哈哈!那是!”林橋對這個小小的馬屁很是受用,“走,咱們趕緊去單位找咱爸媽去,他們估計也等急了!”
收到大學通知書這么重要的事情自然要第一時間告訴父母,于是林樓簡單地抹了一把臉,就跟著林橋一起出去了。
出門的時候,林樓習慣性地觀察著自家這套房子,約莫五十平米的小兩室一廳,在后世看來或許非常局促,但在1980年,一家四口能住上這樣的新樓房,那可不是一般人。
要知道,如今全國人均居住面積僅僅只有3.6平米,而住宅的設計指標一直都是以每人4平米的標準來設計的;現在城市里比較常見的筒子樓,一條長走廊串連著許多個十來平米的單間,廚房和衛生間都是公用,因為長長的走廊兩端通風,狀如筒子,故名“筒子樓”。
很多不寬裕的家庭,甚至四五口人都擠在這樣的房子里,壓根談不上什么生活質量,至于那些住在大雜院里的就更憋屈了。
林樓家的房子雖然局促,但廚房衛生間俱全,而且五十平米都是使用面積,可不算公攤什么的,要說起來,比后世好多七十多平的高層實得面積還多,在這個年代,絕對是高水準的居住享受。
這都歸結于這具身體的父母有個好單位,父親林繩斌在南江市外貿局外貿管理處當副處長,母親姜云英在南江大學外語系當老師;現如今外貿局可是強力部門,進出口公司就歸屬他們管理,所以才有能力建設這么好的家屬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