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瓦固然是常見的傳統建材,但是如此大規模的鋪設,在歷史上還不多見,這種建材究竟適不適合如此應用,還沒有可供參考的案例,所以我的學生特意做了抗疲勞實驗來進行驗證,而驗證的結果很不樂觀。”
“根據實驗顯示,在北京這種天氣干燥,晝夜、夏冬溫差較大的區域,鋪設大面積的瓦屋頂,很容易導致瓦片碎裂。”
眾人默默地接過文件認真研讀,那些清晰地照片給他們帶來了更為直觀的認識,顧為民和劉桐的臉色漸漸難看起來。
“吳委員,瓦屋頂用了幾百上千年了,要是有這方面的缺陷,老百姓應該早就換用其它材料鋪屋頂了吧?”劉桐想起了自家住的四合院。
“香山飯店所使用的瓦片比民間慣用的瓦片要大一些,不同規格的瓦片對風水日曬的耐性也不同,傳統瓦片的抗疲勞實驗之前有人做過,各方面的數據都比這次實驗的好。”吳委員解釋道。
得虧林樓在圖書館翻到了這方面的論文,要不然就只能多燒一窯瓦片,來做對照實驗了。
“而且我在做北京城市規劃的時候,對LC區的四合院進行過深入調研,因為瓦片碎裂而漏水的情況并不少見,只是由于四合院屋頂面積較小,瓦片更換不算麻煩,才沒有引起重視而已。”
“香山飯店這么大面積的屋頂,想更換瓦片可不容易,而且工人在屋頂走來走去還會加劇瓦片的損耗,要是經常都需要更換瓦片,那飯店后期保養的費用可就高了。”
“就不能換一種更好的瓦片么?我記得故宮的琉璃瓦用了好幾百年都不見壞吧?咱們把青瓦換成琉璃瓦不就行了?”顧為民想起了故宮。
“琉璃瓦也不是不壞的,歷史上故宮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更換琉璃瓦,其實現在故宮每年都在進行小規模替換,不過也堅持不了多久了,我估計再有二十來年,太和殿就得大修一次,全部的琉璃瓦都要更換。”
厲害啊,林樓被吳委員的話驚到了,2005年,太和殿進行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翻修,這個時間點和吳委員預計得一模一樣。
“而且,琉璃瓦和青瓦的顏色、反光度都大為不同,貝先生在設計香山飯店的時候,是按照青瓦進行設計的,表面粗糙、反光度較低的青色瓦片和墻壁、地面的顏色和諧統一,如果改成表面光滑、反光度較高的琉璃瓦,就破壞了這種和諧,顯得不倫不類……”
顧為民和劉桐相對無言,吳委員提出的意見邏輯嚴密、證據確鑿,讓他們完全找不到反駁的機會。
這下可怎么辦?難道真要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