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去迎接貝聿銘的路上,林樓和吳委員說起了翻譯專著和編寫《近現代外國建筑史》的事情,前幾天吳委員一直忙,林樓沒找到他,現在才有時間說這事兒。
吳委員對林樓的計劃表示了支持,“你的大綱寫得不錯,英語水平我也放心,雖然年輕了些,不過有這么多老師幫忙,我也不太擔心。”
“到時候還請您指正!”林樓打算每完成一部分草稿就交給吳委員審閱,的確,以他和胡忠平等人如今的資歷,完成這樣一本專著確實很難服眾,要是讓吳委員幫忙寫個序言,就不存在這方面的問題了。
這就是背靠大山的好處啊,要是去了一般的院校,且不說能不能找到這么多英文出色、專業知識豐富的老師幫忙法醫,就算能把書寫好,找到本校老師寫序言也沒啥卵用,還得帶著書稿去找吳委員這樣的業界大佬。
“話又說回來,這樣的活兒還是得你們這些年輕人來干,我們這一輩精力不濟,已經沒多少能力翻譯這么多著作了,比我們年輕一點兒的大多學得又是俄語,也沒能力完成這項工作;這件事很有意義,最好盡快盡好的完成,有什么需要幫助的地方,盡管來找我。”吳委員叮囑道。
林樓知道他這是謙虛,實際上吳委員過幾年就會完成一本英文專著,不過他這一輩的專家,現在身上的任務都很重,也的確沒這個時間。
到了地方,和顧為民、劉桐等人一起見到貝聿銘,陪他的團隊吃了個飯,飯桌上顧為民傳達了最新情況,“現在圖紙都已經審查完畢,馬上就能開工了,根據計劃,項目將在今年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原來的香山飯店是在1982年建成開業的,現在由于林樓的影響,項目的規模縮小了不少,建設周期自然也縮短了。
“這是好事,我也想見到項目早點完工,不過也不能為了爭取時間而忽視建筑質量。”貝聿銘表示了謹慎的歡迎。
然后他說起了另外一件事,“我認為建筑也應該藝術地融入中國美學,要給雕塑與繪畫留下空間,所以最好在大廳里添加一幅大幅繪畫作品來進行裝飾,我之前去法國談盧浮宮項目的時候,碰巧遇到了趙無極先生。”
“趙先生師從林風眠,前往法國之后又受從塞尚、畢加索、馬蒂斯、克利等西方大師的影響,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他的抒情抽象畫是融合東西方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如今在歐美最享譽盛名的中國畫家!”
“所以我想請趙無極先生來為香山飯店專門繪制一幅作品,趙先生聽聞能為祖國做一點事,于是欣然應約。”
趙無極解放前就去了巴黎,他雖然在歐美享譽盛名,但在中國卻無人知曉,顧為民等人并沒有把這當成一回事,只是覺得既然是林風眠大師的弟子,確實有資格為香山飯店作畫,而且既然貝先生已經邀請好了,那就答應了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