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微微的醺意回到東京帝國飯店,休息一晚,第二天一早周學姐和坂茂又各自開車過來接他們了,“小樓,你想去那些地方?”
“就按照日本建筑師的譜系順序來參觀好了,第一站不用開車,咱們就走去丸之內看看約西亞-肯德爾先生設計的丸之內商業區吧!”
自從佩里將軍黑船事件以來,歐美殖民者很快把工業文明播撒到日本,現代建筑學也不例外,和歐美的學院派有所不同,受傳統工匠文化的影響,日本的建筑師們的師承關系相較而言比較明顯,可以總結出幾條清晰地譜系。
而最早來到日本的一批西方建筑師中,影響力最大的就是約西亞-肯德爾了,肯德爾曾就讀于倫敦大學,畢業后就職于當時被稱為歌特式建筑權威的WilliamBurges建筑事務所,于明治10年(1877年),受到日本政府的聘請來到日本,年僅24歲。
肯德爾在當時的工部大學校(現在的東京大學工學部建筑學科)任教的同時,還隸屬于當時的工部省,設計了位于上野的博物館、鹿鳴館等各種政府相關設施,其后,還獨立設計了東京尼古拉教堂,橫濱山手教堂、三井家迎賓館(現綱町三井俱樂部)、島津忠重公館(現清泉女子大學)、古河虎之助公館(現古河庭園)等,此外,還參與設計了許多與巖崎家及三菱有關的建筑。
正是他把原本荒蕪一片的東京丸之內地區建設成為現代化的商業區,為大東京圈奠定了雛形。
“林桑對日本建筑史也非常熟悉啊!話說起來,林桑也和肯德爾先生一樣,都是建筑界難得一見的青年俊才啊!”坂茂說話的時候有些羨慕,肯德爾24歲就設計了大量作品,眼前這位更是二十歲就拿到了威尼斯建筑雙年展金獅獎。
而他現在已經二十七歲了,還在給人打下手,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像這兩位年少成名的建筑師一樣,開始獨立設計作品呢。
參觀完丸之內附近肯德爾的建筑作品,留下了一些拍攝照片,以及手繪速寫之后,他們又前往下一站日本銀行總部。
辰野金吾、片山東熊、曾根達藏都是肯德爾培養出來的優秀建筑師,而其中名氣最大的則是辰野金吾。
在辰野金吾活躍的年代,正是日本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碰撞,新鮮事物應接不暇,社會充滿活力的歷史階段,既所謂的“大正浪漫”,看過《坂上之云》的大概能明白,另外虹貓在《陜西坑》里也有關于“大正浪漫”時期的經典描述。
辰野金吾后來成為東京帝國大學工科部的部長,算是日后再在建筑界占據主導地位的“東大派”的宗師,而日本銀行本部則是他最出色的作品。
這座墩實的建筑卓而不群地置身于金融街的現代主義高樓大廈叢林中,從這座建筑身上可以找到各個時期的古典主義元素,強調幾何純凈性的山墻,華麗的科林斯柱式,佛羅侖薩式的穹頂,巴洛克式的追求自由動態的圓弧形轉角,這是一座徹底地向西方致敬的建筑。
但是在不遠處的東京車站,就能看到辰野金吾的建筑理念慢慢產生了變化,東京車站比日本銀行輕快多了,也可以看出辰野金吾在晚年逐漸從西方古典主義的樣式中解放出來,開始追求更有趣味,更加自由的表現,甚至可以在立面上看到***式的小尖頂。
除了肯德爾之外,還有兩位西方建筑師對日本建筑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設計了東京帝國飯店的賴特是一個,法國的柯布西耶則是另外一位。
賴特在設計東京帝國飯店的時候,收下了遠藤新等三位弟子,之后還把他們帶回自己在美國的工作室。
而畢業于東京帝國大學工科部的前川國男,學生時代接觸柯布的設計思想以后被深深吸引,自學法語來到巴黎為柯布做草圖設計;回國以后,開始宣揚柯布西耶的建筑理念,而丹下健三也在岸田的工作室學習,并深受其影響。
而丹下健三則是以二戰為界日本建筑史承前啟后的關鍵,在他之后一代的日本建筑師幾乎都深受其影響,在六十年代日本經濟復蘇之時,丹下健三和前川國男成為日本建筑界的領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