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設計單位開始向建設單位收費,同時開始討論建筑設計單位完全從事業單位向企業化的過渡,甚至還有人提出了設計單位性質的問題,我們是不是可以搞集體化設計單位,甚至是私人設計單位?
“現在啊,建筑圈兒里都為這件事兒吵吵呢!那些年輕的,有本事的建筑師都很支持改革,他們覺得,自己完成的項目多了,獎金肯定也會多起來!甚至有些特別膽大的,都開始琢磨自己出來成立個人建筑事務所,這樣賺得錢可就大部分都是自己的了!”
“而那些以前只知道混日子,沒啥本事的可就著急了!這要是一改革,他們可就不好混了,所以一個個都在想法設法的阻止,偏偏他們年紀大、資歷深,在單位影響比較大,這下就有點僵住了!”徐家平頗有點幸災樂禍的意思,畢竟他之前在設計院可沒少吃這些人的虧。
“呵呵,歷史大勢浩浩蕩蕩,咱們國家以后的建設項目只會越來越多,沒有足夠的建筑設計人才肯定不行!上面肯定也都明白,沒有競爭就培養不出來人才,所以他們這些小動作,頂多能稍微延緩改革的速度,但絕對無法阻止!”
“畢竟上面的決心估計早就下了,他們要是蹦跶地太厲害,絕對沒好果子吃!”對于這些,林樓可是太清楚了,日后的設計單位早就企業化了,大設計院吃得撐死,小設計單位連生存都成問題。
“小樓,我有幾個同學在單位待得不自在,聽說這事兒之后也想出去闖闖,你認識的人多,消息靈通,能不能說說這事兒靠譜不?”徐家平問道。
林樓和吳委員還有北京市院的幾位院長關系都不錯,要是他想打聽的話,肯定能問到一些情況,所以徐家平才專門過來告訴林樓這些,現如今的同學關系可遠比后世緊密,能幫得上忙自然要拉同學一把。
“這事兒還真有些不太好說,政策方面應該不是問題,既然開會時候都這么說了,個人建筑事務所這塊兒肯定要放開,但要成立個人事務所也沒那么容易,注冊資金啥的雖然難點,想辦法湊湊也能湊出來,關鍵在于如何獲取項目!”林樓幫他分析起來。
“現在改革才剛開始,一般的建設單位肯定還是更習慣和自己的老熟人打交道,要是有了建設任務,往往都會去找幫忙做過設計的建筑設計單位,個人事務所想要拿項目,就得看自己的本事了,有本事拿到項目是一關,設計完成之后能獲得甲方的認可又是一關。”
“這兩關過了,還要最要命的一關呢!你得把設計費拿到手,這事兒才算徹底結束!”在日后法律條文相對完善的年代,乙方問甲方要賬都是一件非常頭疼的事情,更何況現如今這樣的草莽年代?
林樓此前在國內做的幾個項目,后庫中學是按照事業單位性質走的,他和幾位設計師只拿了工資和獎金;上海團委辦公樓,是用馬勒別墅換的,設計費等于是自己左手倒右手;林州大學圖書館相當于給別人幫忙,也沒多要。
除此之外,等他名聲漸漸響起來之后,也確實有不少國內的單位來找他做設計,但考慮到這些項目不具備代表性,同時設計費的問題也不好談,林樓大多都委婉地拒絕了,專心做香江那幾個項目,打算等明年政策徹底放開時候再接項目。
就連他都有這方面的擔心,更何況徐家平的那些同學?現如今有能力起新項目的,大多都是國家單位,從他們手里要錢可不好辦,萬一辛辛苦苦做了半天,最后錢沒要回來那不是白忙活了么?
“額,我那幾個同學之前在單位的時候,就做過不少項目,甲方對他們的印象也不錯,要是出來的話,應該也能接到項目!要錢的話,這些錢也不是領導自己的,他們留著也沒用啊?只要想想辦法,應該還是可以的!”徐家平想想說道。
林樓點點頭,看來這幾位都是腦子活絡有想法的,他們愿意折騰的話,倒也可以試試,于是又多點了幾句,“事務所能賺到錢活下來是第一步,接下來還有個事務所定位以及發展方向的問題,他們想好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