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樓暫且沒有動身,他跟著張副市長的秘書到了亞組委的辦公地,準備給亞組委和北京市的領導們講課;之所以把時間定在初步篩選結束之后,也是有原因的,要是最終結果還沒出來,就讓林樓過來上課,難免會有人質疑篩選的公正性。
雖然林樓的方案確實出色,可作為領導干部,還是會本能地避免這些麻煩,但是亞運會工作千頭萬緒,大家伙兒都缺乏這方面的經驗,所以結果剛出來,就連忙讓林樓過來了。
進入會場等候片刻,領導們陸陸續續入場,今天的領導干部級別可不低,張副市長也只能坐在稍微靠中間的位置,亞組委和北京市都有好幾位比他級別還高的領導到場,這幾位林樓都在電視和報紙上見過,還略微有點緊張。
不過等講課正式開始的時候,林樓就慢慢放松下來,忽略了他們的身份地位,開始認認真真地從國外在大型體育賽事中的場館建設問題開始說起。
“體育場館的發展可以分為幾個時代,第一代體育場館的特征是:設備間陋、功能單一,如羅馬時代的體育館。因為沒有電視,觀眾多是現場觀看比賽,此時對設備的質量要求不是很高。”
“第二代場館:由于電視直播的出現,照明燈的裝置、記者和新聞設施、所有全程電子測量和顯示裝置能夠向世界各地宣布冠軍名字和成績的電腦設備等都成為體育場館建造要考慮的因素;此外,隨著現場觀眾的減少,座位和環境的舒適度要求增加,這一代的場館設計更加靈活,可舉行多種活動。”
“第三代體育場館:除體育場外,增添了更有吸引力和親和力的設施,此外,現代的管理方式也使得場館收入的來源發生變化,觀看體育成為家庭的一項活動;體育場館的使用率增加,每年可用200-300天……”
“我設計的這些體育場館就屬于第三代,除了進行體育比賽之外,還可以舉辦大型文藝匯演等活動,可以增加場館的使用效率……”
“同時考慮到諸多方面的因素,除了體育場館之外,我還在周圍設計了商業區、酒店等配套設施,以滿足觀眾的需求……..”
林樓又把自己的方案認認真真講了一遍,這個方案能不能落地,這些領導的意見至關重要,所以必須得先說服他們才行。
“我打斷一下,小林同志,你給出來的方案雖然比我們預想的要好得多,不管是在先進程度、功能完善還是經濟效益等方面,都大大超出了我們的預期,但是這建造成本是不是也增加了?”一位領導問道。
他們看待問題和專家組成員又不一樣,現如今國家經濟才剛剛有了一些起色,但仍然處于比較緊張的階段,這屆亞運會的經費可不寬裕,要是林樓的方案超出預算太多,說不得他們就只能忍疼割愛,考慮其他方案了。
“在體育場館方面,由于使用了許多新技術,所以建筑材料的使用量與所降低,最后的總建造費用并沒有比傳統的設計方案高多少!”
“至于商業區和酒店的建造成本,確實有些高!但這些和體育場館不一樣,完全可以利用其它方式來解決建設費用的問題!”增加了這么多建筑,林樓自然得考慮成本的問題,同時也想好了解決方案。
他倒是可以用林橋的名義,自己出錢買下這些項目,這些項目都是非常優質的商業資產,絕對能給他帶來豐厚的經濟收益,但這么做暫時還有些不太合適。
“哦?是什么樣的方式?”領導們正為經費問題頭疼呢,于是饒有興致地問道。
“可以采取BOT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