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因為林樓和陳德江合作開辦的瓷磚廠接納了不少村里的年輕人,他們在外面工作賺錢,然后把錢寄回家里,讓家里蓋房子;雖然迄今為止還沒人能像林樓一樣給家里蓋一棟三間張大厝,但磚瓦房已經不是問題,和周圍的土屋形成了明顯的對比。
房子在農村就是響當當的招牌,誰家的日子過得好不好,一看房子是啥樣的就知道,眼看著前湖村的年輕人都有出息了,周圍村鎮的三姑六婆可是天天往過跑,給林盛他們這些在外面闖蕩的年輕人介紹對象,結果還真成了那么幾對。
待了幾天,小兩口又去南江市陪了兩天父母,這才離開,不過卻沒有回北京,而是去了上海,到團委新辦公樓看望了于濟川,又在馬勒別墅休息一晚,第二天中午就登上了前往香江的航班,他倆準備出國度蜜月去。
美國上次去過了,日本太近以后隨時可以去,于是林樓和于兵兵就把蜜月的地點選在了北歐,于兵兵對美人魚的傳說還有格里格的交響樂很感興趣,而林樓則想去看一看阿爾托、約翰-武重、阿斯普倫德等建筑大師的佳作。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隨著社會的穩定,財富的積聚,新技術的迅速發展,建筑思潮十分活躍,北歐建筑進入繁盛時期,形成了親切、樸實自然、注重功能和環境優美的建筑風格,并涌現出了一批杰出的建筑師,如瑞典的E.G.阿斯普倫德、芬蘭的A.阿爾托等。
1930年建造斯德哥爾摩博覽會建筑是北歐現代建筑的轉折點,以阿斯普倫德為首的一批青年建筑師以博覽會建筑為榜樣,極力推崇功能主義,宣揚社會改良,呼吁解決住房困難和推廣新材料,他們預言建筑的一個新時代就要來臨。
阿斯普倫德的作品,嚴謹而簡潔有力,富有文化氣息,尺度親切,細部精致,對北歐現代建筑產生很大的影響。
隨后,天才的建筑師阿爾托屢屢顯出佳作,30年代初建成的維堡圖書館和帕伊米奧結核病療養院表現出很高的水平。
50年代后期,阿爾托設計的赫爾辛基的文化之家和芬蘭技術大學主樓集北歐各國建筑之長,表現建筑的空間、材料、光影、親切感和理性的造型,手法純熟洗練,成為北歐現代主義建筑的代表作,阿爾托也因此成為享譽世界的建筑大師。
同時阿爾托還是一位杰出的家具設計師,椅子從單純的四條腿發展出三條腿、Y型腿等豐富多彩的造型,也是從阿爾托這里開始的。
為了設計出新穎的家具,他和妻子進行了長達五年的木材彎曲試驗,才開創了家具的革命性構造設計,引發了以芬蘭傳統樺木制造出美妙的木頭曲線,兼具美感與舒適感的北歐風格家具,并一直流傳至后世。
直到林樓穿越來的那個年代,阿爾托所創辦的ARTEK家具公司,依然延續了他的風格,并在國際市場上占據重要地位。
像這樣偉大的建筑師,林樓自然是不愿意錯過的,所以他們先在巴黎降落,短暫地游玩幾天之后,就去了丹麥,看過了大名鼎鼎的美人魚雕塑,又穿過波羅的海北上,去挪威和瑞典溜達了一圈兒,然后就來到了阿爾托的故鄉芬蘭。
阿爾托的創作范圍非常廣泛,既有大型公共建筑,也有一室一廳的小住宅,這次林樓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就選擇了一棟阿爾托設計的小型住宅,作為自己在芬蘭的臨時居所。
芬蘭地處北歐,盛產木材,銅產量居歐洲首位;所以阿爾托在設計中也利用了這一優勢,在建筑的外部飾面和室內裝飾反映木材特征;銅則用于點綴,表現精致的細部。
建筑物的造型沉著穩重,結構常采用較厚的磚墻,門窗設置得宜,他的作品不浮夸,不豪華,也不追隨歐美時尚,創造出獨特的民族風格,有鮮明的個性。
建筑平面靈活,使用方便,結構構件巧妙地化為精致的裝飾,建筑造型嫻雅,空間處理自由活潑且有動勢,使人感到空間不僅是簡單地流通,而且在不斷延伸、增長和變化,同時還利用自然地形,融合優美景色,風格純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