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房子雖然不如豪華酒店那么奢華,但居住起來絕對舒適,待在這里,不管是身體還是心靈都能得到莫大的享受。
“這樣的房子才適合生活啊!最近幾年,好多人都變得有錢了,但是他們蓋房子往往只追求看起來豪華,讓人一見就覺得這家房子的主人肯定是有錢人!卻忽視了居住的舒適性,這樣的房子我也進去參觀過,總覺得不適合居住!”于兵兵也對這套房子很滿意。
“經濟發展階段的不同而已!咱們國家才剛剛發展起來,所以別人的看法就很重要了!而北歐早就經歷過這個階段,反倒更注重自我享受!另外,芬蘭人大多有社交恐懼,除非必要,不然的話他們很少進行無意義的社交活動,就更談不上要靠房子對別人顯擺了!”
“所以,把房子建造地更簡單舒適,就成了他們追求的目標,這或許也算是一種返璞歸真吧!等將來咱們國家的經濟發展層次到了,或許那時候的人建造房子,也會像他們一樣,不再關注別人是怎么看的,而是以自己的喜好和舒適為核心。”
雖然因為房價飆升和購置土體困難的緣故,到了林樓穿越來的那個時期,并沒有多少人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建造房子,但在室內裝修方面,卻已經有很多人這么做了,他們不再關注客廳的接待功能,只把這里當成自己健身、休閑、娛樂的空間,盡可能按照自己的喜好進行個性化的裝修。
舒舒服服地在阿爾托設計的小房子里呆了一天,然后他們開始一邊游玩,一邊尋找著阿爾托留下的經典建筑。
阿爾托如今已經去世,但他留下的痕跡在芬蘭隨處可見,從口袋里掏出一張五十馬克的芬蘭紙幣,正面就印著阿爾托的頭像,而背面則是他的經典作品芬蘭大廈。
所以林樓的第一站就選擇在了這里,芬蘭大廈位于赫爾辛基市中心德勒灣畔,這座頗具現代風格的多功能建筑,宛如一架巨大的白色鋼琴靜靜地靠在湖邊,湖水中倒映出線條流暢的琴身,好似一幅優美的風景畫。
然后是赫爾辛基芬蘭地亞會議廳、赫爾辛基科技大學等,另外倆人還去由赫爾辛基理工大學、赫爾辛基藝術設計大學、赫爾辛基經濟學院參觀了一番,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后,這三所學校合并,并以阿爾托的名字為這所新學校命名。
逛完了赫爾辛基,他們又去芬蘭其它城市轉了轉,參觀了維堡圖書館和帕伊米奧結核病療養院,這兩件作品是阿爾托第一個創作階段白色時期的經典,作品外形簡潔,多為白色,有時在陽臺欄板上涂有強烈色彩,建筑外部以當地特產的木材飾面,內部采用自由形式。
然后是第二個階段紅色時期的代表作珊納特賽羅市政中心,以及第三個階段第二白色時期的珊納約基市政府中心、伊馬特拉市教堂、卡雷住宅、奧爾夫斯貝格文化中心、歐塔尼米技術學院禮堂等等。
這天,林樓和于兵兵打算前去郊外參觀阿爾托另一件經典作品,卻在路邊看到芬蘭人罕見的聚集在一起,似乎有什么事情發生。
在排隊時候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都要保持在一米以上的芬蘭,這種情況實在是太罕見了,于是林樓讓導游停下車,過去詢問一番。
走到人群中,倒是看見了幾位和他一樣帶著畫板和畫筆的同行,他們正抬頭看著墻上貼的一張芬蘭文告示,請導游幫忙翻譯一番,林樓聽后頓時來了興趣,這件事我似乎也可以參與一下啊!
“利特曼寧先生,能不能幫我也報個名?”林樓對導游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