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市級以上優秀教師、優秀青年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德育先進工作者,教壇新秀、省春蠶獎、市新苗獎、縣以上拔尖人才,地市以上勞模等榮譽稱號者。
論文在省級以上專業學術會議上宣讀或收入論文集并獲獎、或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過兩篇以上者,或編寫過一門中專以上程度的本專業教材的。
教育、教學科研成果獲高官四等獎、市地級三等獎、縣(市、區)一等獎及以上的主要貢獻者。或所教班級和指導的團體在省級(含省教委組織)競賽中獲一、二等獎,或輔導的學生累計有二人以上獲省一、二等獎。
最后,大專畢業從事本專業工作十周年以上或中專畢業后從事本專業工作十五周年以上;在這五個條件里,要是能滿足三個條件就可以破格提拔了。
林樓的論文壓根就沒考慮過省級期刊,一般都是發給國際頂級期刊,再次要是國家級期刊,至于專業教材,好多大學里都在用了,所以滿足了第三個條件。
至于個人榮譽和科研成果獎項方面,大的小的這些年也積累的不少,第二個條件和第四個條件也絕對可以滿足。
事實上,在如今這個年代,要是能在國際一流甚至是二流期刊上發表一篇文章,基本上教授的職稱就穩了,林樓還是太年輕了,要是他今年三十五,那怕三十歲,吳委員也能給他爭取個教授回來,可惜他今年才二十三啊,二十三歲的教授,實在是有點太嚇人了。
“晉升副教授要當5年以上的講師或獲博士學位后已任講師2年以上,咱們用不著等這么長時間,花個三年時間碩博連讀,把博士學位拿下,然后我就給你申請破格提拔去!等八八年的時候,你肯定能評上副教授!”
“副教授升教授也要五年,我繼續給你申請破格提拔!也最多等三年時間,這樣等亞運會結束之后,你就是教授了!到那時候你還不滿三十呢!”吳委員連他未來的晉升路線都規劃好了。
三十歲不到的教授,日后倒是不怎么稀奇,清華生物系的顏寧畢業后去普林斯頓拿了博士,從事博士后工作,取得了優異的學術成果,回國后便當上了清華的教授,那時候她還不到三十。
在最考驗智商,青年天才最容易嶄露頭角的數學領域,最年輕教授的記錄就更夸張了,中南大學的數學天才劉路,在大學本科的時候破解了國際性數學難題“西塔潘猜想”,震驚了當時的數學界。
2012年被母校中南大學聘為教授級研究員,當年劉路才22歲,成為我國歷史上最年輕的教授,這一記錄之前沒有,之后恐怕也很難有人超過了。
現如今的話,三十九歲的余秋雨在今年成為上海戲劇學院的教授,成為大陸最年輕的教授,已經讓學界大為驚訝了。
要會讓人聽見吳委員打算在林樓三十歲之前就把他推成教授,估計很多人都該火大了,我辛辛苦苦熬了這么多年,才是個副教授,你憑什么就能當教授?
吳委員也不怕啊,都不需要說別的,直接把林樓獲得的獎項、發表的文章、出版的著作亮出來就行了,有了這些,林樓這個教授就絕對跑不了。
“對了,關于下學期的課程,你有什么想法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