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夸自己的時候,林樓只好低頭去看那些作品,首先要看的是這些作品符不符合參賽要求,具體的要求還是和林樓參賽的時候一樣。
每項作品提供兩張至四張參賽圖紙,包括能充分表達作品創作意圖的總平面圖及建筑平、立、剖面圖、效果圖、分析圖、模型照片等,500字左右的設計說明。
設計方案的圖面上需明示的基本數據:用地所在城市名及其經緯度、建筑用地面積、建筑總面積、建筑容積率、建筑密度、建筑綠化率等必要內容。
要是不符合要求,那就遺憾了,甭管這件作品多好,都沒辦法進入復試,不過組委會為了勉勵這些學生,要是遇到特別好的作品,就算不讓它進復試,還是會寫一封正式的回信,指出問題所在。
不是你的作品不夠好,實在是你沒有認真看參賽要求,提交上來的稿子不符合規范,希望你下次注意點,明年繼續來參加比賽,然后再加上簡略的點評,這樣收到回信的學生雖然非常遺憾,卻也不至于毫無收獲。
復審階段的話,每件作品都會有多名評委分別打分,然后算出平均分,最后按照分數高地進行排名,如果出現有爭議的作品,將會由評審會主席做出決定。
而初審階段就要簡單的多,只要有一位評委覺得這件作品有可取之處就可以推薦上去,然后把所有收到推薦的作品進行匯總,看看和當初預計的數字有沒有差距,要是差距不大的話,就按照他們提交的作品數量來進行復審。
要是差得有點多,那就重新審核,數量不夠繼續從落選作品里面再挑一遍;數量超的太多,就看上面的打分,去掉幾個最低分。
林樓看了看自己手上的作品,這件作品雖然完全符合參賽要求,可惜質量不高,許多設計都是照搬教材上的范例,這樣的作品顯然是沒資格進入復審的,于是給打了個低分,丟到對方淘汰作品的地方了。
其它幾位老師笑過之后也開始工作了,評審的氛圍比較寬松,偶爾遇到好作品了,幾位評委還會傳看一番。
誰要是拿到特別優秀的作品,臉上還會流露出自豪的表情,就好像伯樂發現了千里馬一樣。
不知道是運氣不好還是怎么地,祁老師、宋老師、金老師他們都翻到了幾件不錯的作品,給其它人顯擺了一番,唯獨林樓這兒還沒動靜呢。
其它人不由得有些擔心了,“小樓啊,畢竟是針對大學生的比賽,你可別要求太高啊?”他們生怕林樓抬高了要求,從而把不該刷下去的作品淘汰了。
“沒有沒有,只要是符合參賽要求,沒有大的疏漏,又有一點兒亮點的作品,我都留下了!”林樓指著自己面前那些進入復審的作品說道。
至于為啥沒有找到優秀作品,或許是我運氣不好吧?正在他嘀咕的時候,一件新的作品映入他的眼簾,咦,這件作品質量相當高啊!
而且還有點眼熟,是不是在那里見過啊?林樓捧著圖紙看了一會兒,終于想起來了,這不是未來建筑領域的院士曹凱的作品么?林樓在他的作品集里面看到過!
這還真是不來則已,一來就是王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