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伙兒都知道如今園林景觀走的確實快一些,但是心里難免還是有些羨慕,不過林樓的事務所工作氛圍好,倒也沒誰嫉妒。
而且事務所這么好的機會和條件,讓他們也取得了飛快地進步,之前徐家平和馮少平不是也拿下了亞運場館的設計么,所以大家羨慕之后就開始恭喜他們。
安靜下來之后,林樓就回到自己的辦公室考慮究竟該做什么樣的發言了,他知道,這次的會議其實不只是學術上的,還會對未來國內建筑領域的相關政策和趨勢產生巨大的影響,這些影響有好也有壞。
好處是會進一步放松對建筑師的約束,讓建筑設計進入更市場化的競爭,許多先進的新理論也會被國內建筑師所接受等等。
壞的一面同樣有很多,這也是變革時期難免會遇到的事情,最典型的就是大屋頂的泛濫,日后甚至還會出現強制性的行政命令,要求北京新建的大型建筑必須要有大屋頂,這就讓建筑師們叫苦不迭了。
大屋頂不是不好,到也要看用在什么地方合適,這一時期可是不管建筑適不適合大屋頂設計都必須給加上,結果弄出來一大堆讓人無力吐槽的建筑來。
這股子風氣持續了多年才被壓下去,等結束之后,新建筑不要求大屋頂了,關院士反倒在北大圖書館新館設計中采取了大屋頂的方案,受到了建筑界的一致好評。
究其原因,北大圖書館位于燕園中心區,周圍都是大屋頂的傳統式建筑,原有圖書館建于20世紀70年代,是實用主義的方盒子、平屋頂,在燕園的整體環境中突兀矗立。
圖書館擴建的地段是整個區域的核心位置、軸線對景處,在關院士看來,新建筑應對整體環境起到統領作用,采用大屋頂形式是理所當然的,不為別的,只因為這個地點需要這樣一座統領全局的建筑。
關于大屋頂,在建筑界也是來回折騰了好幾次,有時候的一擁而上,有時候又是一棍子打死,有時候又再次卷土重來;在林樓看來,這些都不可取,像關院士那樣從實際出發、從周圍的環境來判斷適不適合使用大屋頂的設計才是最合適的方法。
這一現象的歷史頗為復雜,既有當年西方建筑師在中國的嘗試,也有蘇聯建筑師民族化的影響,還有一些行政方面的影響,建筑師們有時候為之狂喜,有時候又為之痛苦不堪。
而眼下,就是建筑師們即將痛苦的開始,林樓當年求學的時候,可是聽經歷過這場風波的老師吐槽過無數次,對此記憶頗深,現在既然趕上了,自然是要做點什么的。
追求大屋頂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奪回古都風貌”的行政命令,但是在林樓還有許多建筑師看來,想要保護北京老城區,辦法多得是,一律給房子蓋上大屋頂,顯然是最不可取的。
要在提升北京居民居住質量的同時保留老城區原貌,菊兒胡同方案肯定比大屋頂更好;要在新建筑中體現傳統建筑文化精髓,林樓在香山飯店、北京亞運會主體育館項目中的嘗試都值得借鑒,這些都是很好的解決方案。
所以林樓便把這次會議的發言主題確定為這個方向,他之前在巴黎、在東京搜集了大量老城區保護的資料,再結合自己的經歷,絕對可以寫出一篇大文章來!
只是如此以來,未免會觸動很多人的利益,從而將自己陷入紛爭之中,不過話又說回來,想要在任何一個領域成為大牛,總少不了類似的事情,他如果想成為吳委員那樣在業界具有巨大影響力的建筑師,就少不了類似的考驗。
溫室里可開不出燦爛的花朵,只有經歷風水雨打,才能見到彩虹,此次面對的反對固然強大,但最終的結果已經證明,這條路是走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