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林樓比他們年輕許多,甚至有些人的年紀已經超過了林樓的兩倍,但在絕對的實力面前,這些都是虛的,畢竟還有個達者為先的道理么。
“小林同志,關于博物館的使用功能,我們已經了解到了,你的意見非常可謂是切中要害,如果按照你的方案做下去,在使用功能這方面,我們海東省可是走在了全國其他博物館的前面!起碼陜西省博物館里面也沒有這么多先進的設施啊!”
“那么剩下的就是建筑外觀的問題了,關于這一點,你有什么想法,我們也可以聽一聽么!”幾位領導對林樓前一半的話還很滿意。
建筑即具備藝術展示功能,也具備使用功能,使用功能方面林樓剛才已經說了,而建筑的藝術性有很大程度都取決于它的外觀。
原有的外觀其實也還不錯,但就是設計理念陳舊了些,對歷史的展示較多,但現代感頗為不足,這些領導都想著,要是能做成香山飯店或者北京奧體中心體育場館那樣就很不錯了。
然而林樓卻不滿足于這點要求,這樣的方案他能拿出來很多,不用費什么力氣就能讓幾位領導感到滿意。
但設計一座大型博物館的機會可不是這么容易拿到的,柏林那個的規模還是小了些;好不容易才等來這樣的機會,自然是要好好表現一番。
大型博物館一向可是建筑大師展示自己設計理念的最好建筑類型之一,比如柯布西耶最后一件作品海蒂-韋伯博物館,比如賴特的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弗蘭克-蓋里的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比如扎哈的倫敦現代科技博物館,隈研吾的鄧迪博物館,安藤忠雄沃斯堡現代藝術博物館,貝聿銘的蘇州博物館、***博物館等等,這些都是建筑史上的佳作。
林樓有心設計出一座能和這些大師比肩的作品,將自己的建筑理念完美地呈現出來,所以對待這個項目遠比其他項目要認真。
如果將來有一天,能夠憑借為家鄉設計的博物館,而獲得建筑界最高獎項普利茲克獎,那他這次重生就太值得了。
想要做到這一點,使用功能只是最基礎的,建筑外觀的藝術性更加重要,要是再能推出一些新東西,那就更好了。
比如賴特的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平滑的白色混凝土覆蓋在墻上,使它們仿佛更像一座巨大的雕塑而不是建筑物,建筑外觀簡潔,白色,螺旋形混凝土結構,與傳統博物館的建筑風格迥然不同。
弗蘭克-蓋里的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更加有名,博物館選址于城市門戶之地――舊城區邊緣、內維隆河南岸的藝術區域,一條進入畢市的主要高架信道穿越基地一角,是從北部進入城市的必經之路。
從內維隆河北岸眺望城市,該博物館是最醒目的第一層濱水景觀,面對如此重要而富于挑戰性的地段,蓋里給出了一個迄今為止建筑史上最大膽的解答。
整個建筑由一群外覆鈦合金板的不規則雙曲面體量組合而成,其形式與人類建筑的既往實踐均無關涉,超離任何習慣的建筑經驗之外。在蓋里魔術般的指揮下,建筑,這一章已凝固了數千年的音樂又重新流動起來,奏出令人瞠目結舌的聲響。
在鄰水的北側,蓋里以較長的橫向波動的三層展廳來呼應河水的水平流動感及較大的尺度關系。
因為北向逆光的原因,建筑的主立面終日將處于陰影中,蓋里聰明地將建筑表皮處理成向各個方向彎曲的雙曲面,這樣,隨著日光入射角的變化,建筑的各個表面都會產生不斷變動的光影效果,避免了大尺度建筑在北向的沉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