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嫉妒別人倒也算了,怎么連自家孩子都嫉妒?小樓,好樣的,給咱們老林家爭光了!”或許在林繩斌看來,當上教授可比當上什么官有光彩多了。
給家里打完,又給林橋打了過去,把這個好消息也告訴了他,林橋同樣嫉妒,“嘖,你說我要是當初回國留校的話,估計現在最多也就是個副教授吧?”
“你要是愿意,不管清華也好,斯坦福也罷,都愿意給你名譽教授的稱號吧?”林橋在計算機圖形領域的成就,足以當得起這一榮譽。
“那不一樣,還是羨慕你啊,既可以一邊教書,也可以一邊做專業上的東西,我現在一天到晚,開會的時間倒是比寫代碼多多了!”也許這才是他羨慕的原因,從骨子里說,林橋還是更想做研究,而不是一個成功的商人。
“再過些年,等公司穩定下來,你就能抽開身了,到時候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哎,等公司繼續做大,他的身份就有點礙眼了,要是入了美國籍還好點,繼續保留中國國籍的話,肯定會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等那時候干脆回國好了。
到那個時候,不管林橋是回清華教書,還是搞研究都行,搞研究的話,還可以自己開公司,這可比在研究機構自由多了;當然,他也可以像林樓一樣,一邊教書,一邊做研究,想必清華肯定不會拒絕。
之前被貝聿銘等人稱為大師的風頭還沒過去,建國以來最年輕教授的頭銜又把林樓帶到了風頭浪尖之上,才稍微清閑點的四合院里,又擠滿了各大媒體的記者。
這是一個渴望天才的時代,少年班的那些神童都經常籠罩在鎂光燈下,更何況林樓這個實打實地做出成績,并得到國際同行高度認可的天才建筑師?這些媒體記者都想從他這淘到一點東西,然后寫出篇能引發巨大關注的文章來。
這兩波消息還引發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后果,就是當初林樓寫的那本書又被出版社翻了出來,接連再版,并且受到了那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的瘋狂追捧,幾乎每次新華書店一到貨,就會被搶光,給林家帶來了數額不菲的稿費。
搞得林繩斌和姜云英都有點木了,怎么莫名其妙就多了這么多錢,這么多稿費到底該怎么花啊?怎么錢多也成麻煩事兒了?
林樓也有點扛不住了,正打算找個借口出去躲一躲呢,剛巧就接到了拉脫維尼亞首都機場項目負責人索爾特-卡達爾的電話,“林先生您好,您最近可是在國際建筑界大出風頭啊,有史以來最年輕建筑大師的稱號實在是太讓人羨慕了!”
這件事也讓他感到很高興,因為《國家地理》、《建筑實錄》、《建筑與都市》上那些關于拉脫維尼亞首都國際機場和林樓的報道,也讓他負責的項目大出風頭,相當于為拉脫維尼亞免費做了一次全球范圍內的大型廣告。
而且當初也是他和其它評委從那么多競標方案中選擇了林樓的方案,如今拉脫維尼亞首都機場項目獲得了如此多的關注和好評,這不就等于說他目光敏銳么?索爾特-卡達爾已經收到了一些小道消息,因為在拉脫維尼亞首都國際機場項目中的卓越貢獻,他很有可能再進一步,成為拉脫維尼亞建設部的負責人。
而這一切的緣起都是因為他當初選中了林樓的方案啊,所以和林樓通話的時候,他也非常高興,寒暄一份后,索爾特-卡達爾說明了自己打這通電話的目的,“經過漫長的建設期,拉脫維尼亞首都國際機場終于修建完成,并且順利通過了試運營檢測,我們將在下個星期舉辦盛大的落成典禮,總統閣下專門讓我邀請您務必到場!”
“這是我的榮幸。”好了,原本還在琢磨該找啥借口避一避來著,現在理由主動送上門來了,一般的理由還不好應付,這個理由一拿出來,想必那些記者也是無話可說,這可是重大外事活動啊,怎么能攔著人家?
“那么,我需要提前過去嗎?”林樓恨不得馬上就出發,這兒實在是太吵了,雖然等落成典禮結束之后回國,依舊會收到記者的騷擾,但將來的事情將來再說吧,或許自己在外面多待一段時間,這股子熱潮就散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