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能夠提前到場,那自然再好不過,如果您工作忙碌,我們也能體諒,只要您在下周五之前抵達拉脫維尼亞就可以了!”索爾特-卡達爾爽快地說道。
“好的,等確定好時間之后,我會聯系貴國的工作人員的!”又聊了幾句,林樓掛斷了電話,然后把這件事說給大家。
“凡是參與過這個項目的,都可以一起過去,先統計下人數,然后統一辦理手續。”林樓很清楚,在物質待遇方面,自家事務所現在絕對是全國獨一無二的,但想要培養員工,不是錢給夠就行了的,在精神層面上同樣要注意。
光給錢卻不給足夠的尊重,或許一開始還沒問題,但物質的激勵終究是有極限的,等人家錢攢夠了,或者有其它單位花更高的價格挖他,亦或是覺得自己也可以試著出去創業,到那時候,他們依舊會選擇離開。
所以相應的,該給的榮譽一定要給,這次去拉脫維尼亞露臉,林樓寧愿多花點錢,也要把該帶上的人都帶上,免得有人覺得自己為了這個項目付出這么多,最后別人都去參加慶典了,自己還苦逼地留在家里畫圖,這樣心里多少都會有些不舒服吧?
一次兩次或許還好,時間一久,積累的多了,這些員工難免就會生出離開的想法,等他離開了,再想培養新人可就不容易了。
日后好多公司都強調狼性精神,恨不得把員工的骨髓都榨出來,厚道點的錢給得多點,不厚道的就只會畫大餅忽悠人了!要是所有企業都變成這個樣子,那就太無趣了。
人數統計完畢之后,林樓看了看,又加了幾個,讓行政人員去通知這些人也做好準備,接到通知后他們都很意外,“我們幾個沒參與多少吧?也有資格出國?”
他們都是從其它單位停薪留職過來的,來的時候拉脫維尼亞首都機場項目已經開始很久了,他們只是做了一些輔助性工作而已。
以前在單位的時候,出國考察的機會是非常難得的,偶爾有這么一兩次,單位上下能搶的打破頭皮,通常都歸了單位主要領導或者某些神通廣大的人,往往更需要出國考察的業務骨干卻偏偏得不到機會,更別說他們這些輔助人員了。
“林工說了,你們對這個項目也做出了不小的貢獻,當然有資格跟著一起去考察,下班回去后趕緊把該準備的東西都準備下,要是沒有合適的衣服,現在就在我這兒報名,咱們統一去友誼商店采購!”行政人員笑著解釋道。
“對了,置裝費這塊公司也報銷,出國還有外匯補助,你們要多換點外匯的話,每個人也都有不同的額度,想買什么東西待會兒回去可得和家人商量好了!”林樓給補助也給的大方,比國內其他單位多幾倍,至于換匯就更簡單了,他收了拉脫維尼亞方面上千萬美元的設計費,拿出來一點兒換給員工簡直太輕松了。
去友誼商店買衣服,比其他單位多幾倍的出國補助,還有換匯的機會,這些員工可是太高興了,當即就有人表態,“等我的停薪留職到時間之后,我干脆就從單位徹底走人算了!還是留在林工這上班兒舒服啊!”
錢給的足,該有的尊敬和榮譽也都有,還不用擔心原單位那些狗屁倒灶的東西,只需要安心地畫圖做設計就好,這么好的工作那兒找去啊。
準備好之后,林樓便帶隊出發了,依舊是先到香江停留,讓大家和香江事務所的同事交流了兩天,互相熟悉熟悉,然后在帶著梁志天等香江事務所的成員一起飛往歐洲,在巴黎和阿爾方斯等人匯合,方才前往拉脫維尼亞。
當航班即將降落的時候,機艙里許多乘客都拿出了相機,隔著舷窗開始拍攝下方的拉脫維尼亞首都國際機場,他們之中不少人都是沖著《國家地理》雜志上的那篇報道來的,想要見證這座歐洲最美機場的落成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