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來當初她剛跟著吳委員學習的時候,就已經立下志向,要像柯布西耶、黑川紀章、吳委員等人一樣,同時在建筑設計和城市規劃兩個領域都做出卓越的貢獻,如此才不枉費自己穿越一回。
而如今,他在建筑設計領域已經有了不容置疑的優秀作品,海東博物館項目奠定了他大師的地位;但是在城市規劃領域,就只有幫助吳委員在北京城市規劃中做了一些東西,另外在諸多期刊雜志上發表了一些文章,還缺少實踐的機會。
眼下特區政府主動邀請自己過來,這樣的好機會可萬萬不能錯過,一旦錯過,就算日后同樣有機會,估計也輪不到特區這么重要的城市了。
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北上廣深都是全國排名最靠前的四座城市,在國內有著極其特殊的地位和影響力。
在這四座城市里,北京的城市規劃一直都是吳委員在負責的,那怕到了他穿越過來的時候依舊如此,林樓頂多只能給吳委員當副手,輪不到他掌舵;而上海和廣州的城市規劃方案也都由各自地方的規劃設計單位負責,同樣輪不到他插手。
所以在四座超一線城市里,唯有特區能給他這個機會,而且還是創立之初才有這樣的機會,要是錯過那就太可惜了。
“沒關系,沒關系,特區雖然有著特殊的歷史任務,但是在城市規劃方面大多數情況下,還是延續了以往國內其他城市的規劃風格,有很多問題也是類似的,林工要是覺得不了解特區的情況不太好,那可以說說對眼下國內城市規劃中存在的常見問題的看法么!”張主任倒是也理解,人家確實不太了解特區的情況,讓人家說實在是有點為難人了。
又謙虛了幾句,林樓講了起來,“通過對大量數據的研究和分析,以及對國外城市化經驗的學習,我和吳委員探討這個問題的時候,覺得八十年代的中國城市規劃,存在著這樣幾個共同的問題!”
林樓擔心自己太過年輕,所以把吳委員又拉了出來,而這些話也確實是他和吳委員一起認真探討過的。
“首先,從改革開放之后,中國進入城市化快速增長時期,十年時間里中國的城市人口增加了五千萬,這頂得上許多世界大國的總人口數量了,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占比也從12.5%增加到18.5%,城市數量從193個增加到434個!”
“這樣速度是世界罕見的,而在絕大多數城市的規劃方案中,對城市化速度的預計都大為不足,導致規劃方案往往都比較滯后,跟不上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速度!”而且這種高速增長還會延續很長一段時間。
“是啊,對于這種速度我可是有直觀的體驗,特區成立之初我就在這里工作了,我是眼睜睜地看著特區從一座小漁村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一說起這個,張主任也頗為感慨,畢竟全國沒有那個地方的城市化速度比特區更快了。
“林工,您指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正中要害啊!當初我們最早做規劃的時候,上級一直讓我們膽子再大一些,但我們總想著建設一座城市哪有這么容易,結果……”他兩手一攤,“特區速度讓我們全都跌破了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