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張主任聽的就更認真了,“您說,您說,我們也想聽取各種不同角度的見解,這樣才能做出更正確的決策。”
“特區早期缺乏統一的規劃控制,其是發展趨勢是呈現點狀自散式發展的;羅湖、蛇口與沙頭角成為了特區發展的重點,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區發展重心跟隨規劃逐漸向西轉移;由于羅湖與國際大都市香江毗鄰因此其在獲得了良好的初期發展機會,成為了特區金融商貿的服務功能核心區域。”
“對,特區的發展基本就是遵循著這樣的脈絡。”看樣子張主任對這一情況還算比較滿意,“這么做也是為了發揮特區獨有的地理優勢么!能夠和香江進行更便捷的對接!”
林樓點點頭,“從發展初期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規劃相對比較合理!”
張主任聽出他的意思了,“您是說特區想要更好的發展,這么做就有些不夠了?那您覺得要怎么做才更加合適?”
“沒有那座大城市可以完全依靠其他城市發展起來,如果你們一直甘愿做香江的衛星城,這樣的規劃倒也沒太大問題,但是我想張主任您肯定不甘心吧?”特區的發展最初的確占了靠近香江的便利,但是日后特區的經濟規模就已經超過了香江。
這就不是光靠香江能解決的問題了,企鵝、菊廠、大疆等一系列高科技企業,逐漸取代香江,成了特區經濟高速發展發動機。
“從目前來看,香江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不過老人家也講過了,要自力更生。”張主任借著老人家的話,表達了特區的態度。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在城市規劃中一定要樹立起能夠取代羅湖地位的方案來!”特區各個區之間的發展每階段都有不同。
一開始是羅湖區,后來由于規劃引導以及土地資源的限制,羅湖區的地位逐漸衰退,福田區得到了快速發展;十余年后,南山區由于其建設用地廣闊開始成為了重心轉移的對象;21世紀初期,寶安區的沿海岸地區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形成這一格局不僅僅是政府部門區域協調發展政策的作用,更多地是依賴其沿海地區優勢,交通便利的結果;與此相比,靠近內陸的寶安區與龍崗區發展相對緩慢,但是從長遠的趨勢來看依然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從這一變化可以看出,特區重心發展的演變是城市規劃內部因素與外部因素的共同結果,是空間發展的自然過程;其城市發展轉變特征主要是受到香江區位的影響,進而逐步朝著西部沿海地區、內陸地區發展。
這一發展過程的確受到了規劃的影響,自從特區成立以來,在城市規劃和建設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最終的城市規劃和土地管理現狀,也特區可持續發展戰略與現代化國際性大都市的目標仍有不小的差距,而這其中有很多都是規劃存在缺陷的原因。
“那么,具體的方案要怎么做呢?”張主任問道。
“這就必須先進行更加深入的調查,搜集更多的數據分析才行!”林樓現在能那出結果來,但是缺乏支撐結果的論據,而這些論據都必須通過調查來完成。
“如果你們需要的話,我會帶隊在特區停留一段時間完成調查工作,然后拿出一份報告來交給貴方。”林樓說道,想拿下這么大的項目,沒點真東西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