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授,實在是太感謝您了!我這就去拿去給各位領導看,爭取盡快協調好時間請您過來匯報。”張主任接過報告,感受了一番厚度,就覺得林樓是用了心的。
看來特區對這份方案很是期待,林樓回到賓館休息了兩天,張主任便通知他過去開會了,等到場的時候聽取了張主任的介紹,特區幾位主要領導都悉數到場,他們這樣忙碌的人能在這么短的時間里抽出時間來聽取林樓的匯報,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這份報告的重視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林教授,非常感謝你對咱們特區付出的努力,你的報告我們也都大致看過了,調查進行地很細致,分析地也非常到位,提出了許多我們甚至還沒有意識到的問題,給了我們很多啟發,解決方案也非常中肯,頗有可取之處!”領導夸贊道。
其實剛開始的時候,他們還有些猶豫,覺得林樓年紀太輕了,能肩負得起這么重要的責任么?但是等看到報告之后,他們就頓時改變了想法,沒其他原因,實在是這份報告太詳實、針對性太強了!讓他們不得不佩服人家的能力。
“之前聽建筑界的專家說,林教授已經是全球建筑界公認的世界級大師了!沒想到在規劃領域也有同樣精深的造詣!”另一位領導微笑著說道。
“建筑和規劃不分家么!當年法國建筑師柯布西耶便提出了光明城市理論,國際建筑協會據此確定了《雅典憲章》;美國建筑師賴特也有廣畝城市理論,沙里寧提出了有機疏散理論……現在林教授在規劃領域的研究成果同樣讓我們佩服啊!”負責城建的副市長對建筑、規劃領域倒也頗有研究,舉出了好幾個例子來夸獎林樓。
“我們之前和外國顧問公司打交道的時候,注意到他們在給出意見的時候多以《雅典憲章》和《馬丘比丘憲章》為基礎,但是在林教授你的方案中,我似乎看到了很多不一樣的東西,這些東西已經超出了《雅典憲章》和《馬丘比丘憲章》的范疇,這究竟是出自什么理論呢?”寒暄結束,特區邀請的專家開始提問了。
“《雅典憲章》提出與1933年,提出功能分區及其聯系,強調物質空間,是城規理論無序性向純理性階段的轉變,距今已經有五十多年了;《馬丘比丘》憲章提出與1977年,肯定雅典憲章的意義并同時提出其是否讓城市喪失了活力的質疑。在此基礎上,提出空間流動性和連續性,強調人性化,是純理論性向人性階段的轉變,到現在也已經十來年了。”
“在這段時間里,國際建筑領域和城市規劃領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兩部憲章中的很多東西已經有些不合時宜了!”林樓回答道,“吳委員在制定北京城市規劃方案的過程中,發現這兩部憲章已經無法解決他所面臨的問題,于是就萌生了撰寫一部新理論的想法,我也在這部《廣義建筑學》的撰寫工作中做了一點微不足道的貢獻。”
“吳委員這部書總結了百年來建筑發展的歷程,并在剖析和整合20世紀的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成就與問題以及各種新思路和新觀點的基礎上,展望了21世紀建筑學的前進方向;是建筑學、風景園林學、城市規劃學的綜合,即三位一體,強調一致百慮,殊途同歸,是對百年城市規劃的總結和展望。”
“我這份報告中的精華思想便是來源于吳委員的理論。”林樓的態度很謙虛,但是大家都能明白,他肯定在這部書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對未來的城市規劃有著極其深刻的理論認識,要不然也拿不出這樣的方案來。
“最早有人提出要更換外國顧問公司,換成國內的顧問,以節約外匯的時候,我其實是不太贊成的!因為我覺得咱們國家的城市化進程要遠遠落后于西方國家,在理論研究方面同樣如此,對于國內的規劃師能不能很好地指導特區的城市規劃,我是持懷疑態度的,不過等看到林教授的方案,我就改變了想法!”一位領導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