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綠化的問題,2008年奧運會可是還有一個“綠色奧運”的主題呢,而且就算不提這個,在北京這樣的大都市保留大量的綠地對環境的改善和生活質量的提高也是大有好處的,林樓可不想再受一次霧霾的折騰了。
老城區的保護同樣是重中之重,北京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自打朱棣遷都開始,北京擔任首都已經接近六百年時間了,在這六百年里,留下了大量的古建筑,這些大多集中在老城區,關于如何在保護老建筑的同時,還能提升老城區居民的生活質量,這些林樓早已摸索出了一些辦法,現在正好可以大規模應用。
剛好王院士是這方面的專家,可以把他請過來幫忙,他雖然一直醉心于理論研究工作,但接手這項工作他肯定樂意;他對歐美國家如何保留古建筑和文化古城有著極其深入的研究,現在剛好可以派上用場。
高科技的應用也很關鍵,這些林橋可以幫自己一些忙,在林樓的提醒下,他已經開始了智能物流體系的研究,到時候肯定能發揮作用;另外林樓的建筑材料研究項目現在是越做越大了,這些年來搞出了不少成果,更好可以借用這個機會,利用更先進的設計理念和更先進的建筑材料,打造出許多極富科技感的建筑來。
北京總體城市規劃方案的準備工作和奧運會的申辦工作實在是太繁瑣了,以至于林樓在接下來幾年時間里,不得不暫時減少了自己親自設計建筑項目的數量,除非是特別感興趣的,或者意義特別重大的項目,林樓往往都是交給其它人去做,自己只負責把關而已。
好在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越來越先進,同時曹凱等新一批的建筑師也慢慢成長起來,他們足以承擔起這項重任,所以盡管林樓已經開始慢慢放手,林建筑事務所的名聲卻沒有受到多大影響,依舊在世界各地和那些大型建筑事務所和建筑大師們進行競爭,并且絲毫不落下風,經常戰勝他們,拿到一個又一個大單。
一轉眼,就到了奧運會主辦權揭幕的時刻,2001年7月13日晚22:08,當林樓看到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先生在莫斯科宣布:北京成為2008年奧運會主辦城市的時候,盡管他已經提前知曉了結果,依舊激動地熱淚盈眶。
確定拿下奧運會之后,林樓的工作并沒有結束,因為馬上就要進行各種體育場館的設計和建設工作了。
這次,他的建筑事務所依舊摩拳擦掌,準備像上次亞運會一樣,同時拿下多個項目,而林樓自然盯上了國家主體育場。
然而林樓實現愿望的過程比自己想象的還要簡單,在奧組委成立之后,討論到主體育場方案的時候,有領導當場表態,“我記得當年日本舉辦東京奧運會的時候,是讓日本當時最著名的建筑師丹下健三設計的,然后漢城奧運會的時候,主體育場的設計師是金壽根!現在輪到我們中國舉辦奧運會,那么也應該從本國挑選建筑師才對,我覺得林院士足以擔負起這項責任!”
原歷史中,北京奧運會舉辦前,中國還缺少世界級的建筑大師,同時為了奧運會的國際化,所以在全球范圍內征集方案。
而現在,林樓早已成名多年,在全世界留下了多座經典作品,還拿到了建筑界的最高榮譽,把項目交給他大家都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