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鐵心他們各回各家去收拾東西的時候,丘處機與楊再興來到曲三店外,對他說道:“楊兄弟,此次鐵掌山一行,涉及到鐵掌幫與破金要訣,非同小可,貧道準備發信給諸位師兄弟,要暫離此處,這里就請你多為看顧。”
楊再興點頭答應,順勢問道:“你們全真教應該也有不少改造天械的器具吧,我想借用一批。”
丘處機滿口答應:“大師兄常年坐鎮在終南山上,旁的師兄弟不好說,他是一定能聯絡上的,貧道一定讓他帶上最精良的一批器械。”
楊再興行禮道:“多謝了,到時我定有報酬。”
夏侯烈顯然還算不上敵人中最強的那一批。
十全魔手原本的四項絕技,可有點不夠用啊。
大半個時辰之后,天色猶暗,三戶人家悄無聲息的搬離了牛家村。
………………
翌日午間。
金太子到皇宮走了一趟,一無所獲,回來之后又得知夏侯烈等人,久無消息傳回,思量片刻,便點了鐵木真及他麾下兩員大將,去追查線索。
臨安府外,金太子與完顏洪烈在城墻上并肩而立,遙望城外的荒野之中,鐵木真部將之一,臉色火紅的赤老溫,正以自己滿是刀疤的手掌,掩住口鼻,發出低沉悠長的聲音。
曲調起落,夾雜著許多晦澀的詞句,有時唱的極快,有時一個聲音就能拖出平常上百個呼吸的時間。
那是蒙古的語言,是贊頌長生天的歌謠。
南宋和金國軍中江湖之中,雖然也有許多人喜歡給自己的天械,冠以神佛志怪的名號,但他們都很清楚,這只不過是一種象征性的手段罷了。
就好像佛門的金剛不壞體神功,也不是真的就由金剛力士傳下來的功法,只不過是借其名義,比喻自己的力量。
而草原上的眾多部落,甚至乃蠻人和西遼人,反而都要顯得比宋人、金人虔誠的多,他們之中能夠有幸得到天械之術改造的,絕大多數都是發自內心的認可——這是神靈賜下的武裝。
在草原上,眾將普遍認為,在使用天械的時候,呼喚自家部族所供奉的神靈的名號,念誦簡短的祝語,或唱響漫長的歌謠,越是虔誠,越是動聽,所能夠得到的回饋,也就越大。
鐵木真少年的時候,與札木合結拜,兩人在結冰的河面之上,用各自初制的天械,化作弓箭來射擊,互相贈送箭頭,作為結拜的信物。
圍觀兩位少年英雄結拜的眾多頭領、部將,一致認為,每一件天械中,都有長生天父親在注視著,鐵木真與札木合互贈天械之后,就是比一母同胞的親兄弟還要親密的關系。
王罕的親生兒子桑昆,就是因為知道自己心里對鐵木真有不和睦的念頭,所以就不敢在天械的見證之下,與他結拜。
見微而知著,可想而知,草原上的天械在這些人的心目中,擁有何等崇高的地位。
三王爺完顏洪熙曾經對他們這種習俗不以為意,認為這是他們沒見識甚至未開化的原因。
金太子聽完顏洪烈講過這件事之后,曾暗中對他兩名兄弟說:“你們以為這是他們心智未開,可以從這一點上輕視他們,殊不知我這些時日走遍草原各部,不怕他們兵強馬壯,不怕他們神射如云,甚至對鐵木真、札木合這些豪杰人物的存在,也只不過是重視,而非畏懼。”
“唯獨他們這種敬天械如敬神的習俗,叫我心生恐懼,甚至有想過,對包括王罕在內草原各部的頭領斬盡殺絕,更不惜傾盡大軍,毀其族聚,滅其習俗,如此,我才能高枕無憂。”
完顏洪烈追問之下,金沉鷹才揭露出一段罕為人知的言論。
“我在金燕神鷹兩位師父門下學藝之時,有西域白駝山主人,每隔半年,便會來與兩位師父探討天械武學。十六歲后,我武學功底得到師娘認可,得以旁聽。”
“他們三位乃是當今世上不出十指之數的大高手,說的也不是尋常招法拆解,而是直指根源。提及最近兩百年來的天械武學,比天械現世之前的古武學,究竟有何優勝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