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娘今年十六歲,她六歲時母親生下弟弟,當場血崩而亡。
瑾娘之父林志和,和瑾娘之母成親后不久就考中了秀才,正要考舉人時逢妻喪,當年的科考就沒去參加。
這之后又要當爹又要當娘,且父母身體不好還需照顧,且忙不過來。不得已只得征求了父母意愿,在岳父岳母的撮合下,續娶了守寡歸家的小姨子進門。兩人搭伙過日子養孩子,至今也有好幾年。
而后林父父母也先后故去,林志和接連耽擱了三屆科考,心灰意冷,也沒了再繼續科考的念頭。只在鎮上開私塾教導幾個學生掙錢養家,日子不算富裕,但也算過的去。
就這么晃晃悠悠的幾年,瑾娘長大了,婚事卻成了老大難。
這時候還流行“三不娶”,瑾娘偏就屬于三不娶中的喪母長女不娶。
時人認為母親早逝女子會不清楚如何為人妻、為人母,沒了母親的教導會不知道如何與丈夫相處,可能會造成家庭不睦。除此外,喪母長女的性格要么過分強硬,要么過分懦弱,都不是媳婦的好人選。
也因此,瑾娘的親事處處不順。
當然,婚事雖難了些,也不是沒有好人家看上她。畢竟她本身相貌甚美,很拿的出手;且她還有個秀才爹,而林父對女兒甚是寵愛,品性學識也都出色,是遠近聞名的私塾先生。就憑這兩點,就不知有多少學子想和瑾娘結親,以求林父對他們傾囊相授,助他們科舉成名。
無奈瑾娘心有所屬,一顆心裝的全都是她那表哥。那些上門求親來的,都無功而返。
林父心疼女兒,既想讓她嫁的如意,圓了她的心愿,又想讓她看清她那表哥不是良人,能夠迷途知返。就這么一日日耽擱著,瑾娘的親事就蹉跎到現在。
而今她滿十六了,年紀確實不小了,林父也等不下去了,這才下了重藥,決定將女兒許給前來提親且他也看好的徐家,同時挑破了她的心事,讓她再沒辦法逃避。
瑾娘正陷入沉思中,突然聽見門外傳來清脆的敲門聲,“大姐,大姐。”
她起身去開門,不出意外門外人是她的姨母妹。
“萱萱,怎么了?”眼前的小姑娘才剛到她胸口,她梳著雙平髻,發髻上纏著桃粉的珠花和一串鈴鐺。隨著她搖頭晃腦,鈴鐺發出悅耳的鈴聲,襯得這個眉眼秀氣,但一笑起來就瞳仁發亮的小姑娘無比可愛。
瑾萱今年也才八歲,她剛出生父親就在販貨的途中被劫匪殺害了。
她那些叔伯覬覦家里的房子、鋪子和田地,就以她們娘倆命硬為由,將她們掃地出門。
瑾萱的母親,也就是自己的小姨走投無路,只能回了娘家。可娘家哥哥早就娶妻生子,嫂子也不是個好相與的,對身無分文前來投靠的小妹自然沒有好臉色。
小姨性情怯懦,那次卻硬扛著大嫂的擠兌,給前夫守了一年孝,才在父母的撮合下,嫁給姐夫做填房。
瑾萱自然也被母親帶了過來。她原本不叫瑾萱,是過來之后才被林父改了名。
而因為從有記憶開始就一直生活在林家,且她年紀最小,家人難免偏疼著些,故而瑾萱的性格一點不見陰郁怯懦,反倒嬌嬌俏俏,活潑可愛,非常惹人疼惜。
眼前小姑娘就笑的眼睛彎彎的看著瑾娘,嬌嬌的說,“大姐姐,屋后的桃花開了,咱們去看桃花好不好?大姐姐之前不是還說,要摘了桃花給萱萱做桃花餅么,咱們現在就去好不好?”
我也想出去透透氣,可我現在不正抑郁憤懣心如火燎呢么?
瑾娘只能遺憾的哄小姑娘說,“今天不行,大姐姐還有一卷書沒有讀完,大姐姐明天陪萱萱去摘桃花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