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娘諸人回了徐府后,晚膳都準備好了。不過幾人今天在錢府用過了糕點果品,現在都不怎么餓,所以勉強用了一些,就讓丫鬟把剩下的菜肴都端了下去。
幾人孩子回去后,瑾娘梳洗過疲倦的躺在床上。就說最不愿意出門做客了,哪怕去的是非常親近的人家,她也會非常累。但也沒有辦法,像是這種較為親近的關系,還是要維持好,不然日久天長沒有聯絡,早先再好的關系也會付諸流水。
因為這一日有些疲倦,瑾娘早早蜷縮在徐二郎懷中睡著了。
翌日早膳后,榮哥兒和瑾娘說起出去買些書籍的事情,瑾娘應可后想到什么,就去尋了徐二郎。
徐二郎今日沒有出門,而是在書房中看所有有關江浙的卷宗。那些東西他看過不止一遍,如今卻又繼續翻看,不知道是不是要把這些東西全部牢記在腦海才算完。
“我想著在京城開個書肆,把咱們這些年的珍藏都放過去,你看怎么樣?”
徐二郎訝異的挑起眉頭,他放下手中的書卷站起身走到瑾娘跟前,牽著她到一旁的美人榻上落座,“你不是想建藏書閣?開書肆怎么回事兒,你還想將那些書販賣了不成?”
瑾娘搖頭,徐二郎也知道這明顯不可能。
那些書都是他們這些年來用心收集來的,即便給再高的價格,瑾娘都不會販賣出去。
“開書肆不是為了賣書,我想著可以換書。”
瑾娘具體的打算是,先放一批書過去試試水。那些書不對外售賣,但可免費觀看,當然,有心人可以過去抄書,換來每天兩個時辰的免費時間,已經免費的茶水供應。若真有人喜歡,想帶回家珍藏,那便自己抄寫。或者拿過來一本書肆中沒有的書,過來交換。
這樣一方面為貧窮學子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也加快了收集書籍的步伐,簡直一箭雙雕。
當然,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書籍放在書肆中,就省的府里另外請人照應了。
書籍貴重,這年頭的紙張質量也不是說全都很好。加上房屋大多是木制的,遇到陰雨天里邊存放的東西就很容易潮濕。這真是一個不小心,書籍就要發霉。
反倒是放到書肆中,讀書人愛書,就會對書特別小心,也更容易發現書籍存在的問題,方便善后處理。
瑾娘道,“咱們離京后,府中只剩下父母和長安長平。兩小的就不說了,十天半月還不回家一趟,那些書交給他們看護,我是一千一萬個不放心。父母也照應不上,咱們更不可能全都帶到江南去。如此,倒不如開個書肆,請個有心的掌柜照應。這對那些貧窮學子來說無異于給他們提供了一個上進的渠道,同時書籍能加快書籍收集的步伐,真是再好不過。”
瑾娘說完后推了推徐二郎,“你覺得呢?”
“可以。”
他這么輕易的贊同,瑾娘就忍不住笑了,“若你擔心其中某些書籍有損,咱們提前讓人抄錄一批,放在指定的地方。”
“這么做,你開書肆就沒有多大意義了。”
瑾娘輕哼一聲,“才不會。你沒聽見我說么?可以給學子們提供上進的渠道,這是多大的功德?還可以交換書籍呢。世面上的書籍千千萬萬,只憑咱們兩人慢悠悠的收攬,得到猴年馬月才能建起一個藏書閣?反倒是眾人拾柴火焰高,有大家鼎力相助,咱們的藏書閣有生之年指定建的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