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的日子著實沒幾天了,瑾娘得了徐二郎的首肯,想到弄個書肆出來,就得趕緊去做。不然再磨蹭下去,說不得等他們離京時,書肆都開不起來。
要開書肆需要一間鋪子,這是現成的。徐府在京城的宅子鋪面不少,宅子大多數出租,只留一兩棟空置著安置友人;鋪面則大多用來自家做生意,不過因為鋪面的數量足有十余間,只自家用也用不完,便放出去幾間收租。
如今出租出去的幾間鋪子都還沒到期,也不好貿然收回來,瑾娘便從自家鋪子里挑挑揀揀,準備選一間生意最差的,用來改成書肆。
可惜,選來選去,都沒選到合適的。
別說,自家鋪子的生意還真好。即便有些盈利很小,比如茶館之類,但可用來收集京城的最新訊息作,用也是很大的。再有的比如綢緞鋪子、胭脂水粉鋪子,這些盈利很大,改成書肆不劃算。
倒是有一間專門賣皮貨的鋪子,無論鋪子大小或是其他都合適,但地段處于鬧市,這也不太妥當。
挑來選去,瑾娘遲遲下不去手,最后沒辦法,只能去外邊再買一間……沒錯,瑾娘處事就是這么簡單粗暴。自家的鋪子不舍得改裝,那就買新的。這也是另一種投資了,反正總比放著錢發霉好。
也是運道好,這邊才準備買鋪子,那廂就有一幢酒樓倒閉了。
酒樓倒閉的原因也簡單,因為位置太過偏僻,一月到頭沒幾個客人。長此下去,主人虧的臉都青了,那里還開的下去。
不過這酒樓也不好發賣,因為地段偏僻,面積也大,有意的人都可勁壓價,老板虧了生意還要虧房子,無論如何也不干,所以這酒樓就擱置下來。
不過這酒樓不就正符合瑾娘的意愿么。
這附近住的可都是讀書人,把書肆開在這里,真是再合適不過。
幾乎沒怎么砍價,瑾娘就闊綽的將酒樓買下來。
接下來就是讓通河找人“裝修”。
因是用來做書肆的,首先防水工作要做好,再就沒有其他大要求了,只要店面整體簡潔大方,便可以拿出來見人。
瑾娘還讓通河找幾個抄書的讀書人,將早先他們從河州帶來的書籍拿過去抄寫。
抄寫好的備份書籍就放在書肆中,用來與別的讀書人交換有價值的書籍,或是供學子們免費觀看。
通河領命而去,瑾娘也終于回了府上。
如今還是夏日,天氣雖然沒有酷暑時那么難耐,但也著實熱的厲害。
瑾娘渾身黏膩的厲害,里邊的衣服更是汗濕了。她回了府上顧不上理會在房中看書的徐二郎,丟下一句“我先去沐浴”,就走進浴室。
等到瑾娘一身清涼的從浴室出來,徐二郎就招手讓她過去,“喝點酸梅湯解解暑。”
瑾娘端起杯盞,一下喝了一多半。酸梅湯生津止渴,帶這樣一股涼意劃入肚腹,她感覺整個人都活了過來。
瑾娘在徐二郎身邊落座,見他手中翻看的是江南的山河地理志,就沒多在意,她將今天上午所作的事情一一說明,結果惹來徐二郎一句贊嘆,“夫人好生闊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