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復章節,寶寶們明天再來看。這兩天在醫院伺候我爸,身體不累,但真心心累。昨天回家,結果寶寶過了凌晨就不睡覺了。精神的啊,一直到早上六點半才睡著,睡到八點半又醒了。午休時以為她能多睡會兒,讓腦袋炸裂的老母親也歇歇,然而并沒有。將近三點才睡,不到四點樓上電鉆一直響,然后就不睡了。我實在實在堅持不住了。腦袋疼眼睛疼,感覺喉嚨和耳后根也開始疼。不知道是不是想感冒了,但實在太累了,今天休息一天,明天替換了寶寶們再來看吧。鞠躬,感謝。
長安和榮哥兒隱約明白,為何青陽書院備受江南人士的推崇,將之推到江南第一書院,甚至于大齊第一書院的尊位上了。
書院是教書育人的地方,可在這個目的之外,還能根據學生的天賦不同,給學生指點一條生路,教導他們謀生的本事,這份功德,當真是無量了。
長安一時間就有些慨嘆,“盛名之下無虛士,青陽書院大齊第一書院之名,名副其實。”
榮哥兒則滿目憧憬的說,“真想過去青陽書院讀書。”
宋玉安面上含笑,“你和長安兄都有進入書院的名額,想何時過去讀書都可。我這次與幾位師兄弟前來通州,約莫呆半月左右。長安兄與榮哥兒若有意向,不如等我回蘄州時與我一同過去?”
長安和榮哥兒自然非常意動,但還是遺憾的拒絕了。
宋玉安詢問了一句,“這是為何?”
這也沒什么可隱瞞的,長安和榮哥兒就你一言我一語的,將想留下來給徐二郎打下手的事情說了。
宋玉安慨然道,“長安兄與榮哥兒孝心可嘉。”
長安和榮哥兒連忙擺手,給自己親爹親叔叔打下手而已,那里就稱得上是孝心了?再說他們也不是純粹打下手的,還想借此機會長些本事和見識。這學習機會當真不是誰都有的,論理來說還是他們占便宜。所以說孝心就過了,讓他們控制不住臉紅啊。
錯過這個話題不提,長安又問及宋玉安諸人過來通州的緣由。
這也沒什么可隱瞞的,宋玉安便一一說了。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徐二郎在通州鬧出的動靜太大了。青陽書院所在的蘄州與通州毗鄰而居,通州的大動靜鬧的蘄州也不安穩起來。
這種不安穩是潛在的,能威脅到的也只有世家之人。可青陽書院的學生有想參加下一任科舉的,就敏銳的覺得,來年有關世家的題目怕是得登上試卷。這不屬于變革,但世家之弊為禍百年,對朝廷對百姓的影響都是巨大的。這若是一朝***南的諸多世家,以后會帶來什么影響誰也說不準。
這事情指定會有史官多記錄兩筆,以后也必定是青史上叫得出名堂的大事。
書院的學生都有一顆為民謀福利,以及名垂青史的野心,若是距離遠些他們就不過來通州了,可他們有地利之便,若不近距離看一下世家之患割除的前后變化,總感覺錯過了一個億。
抱著這種心思,這些人就一道過來了。
宋玉安還笑言,“我來這里除了那個目的,也是奉父命要拜訪叔父。父親舔為青陽書院山長,每日俗物繁忙,無法撥冗親自前來,便讓我來給叔父與嬸嬸請個安。”
一開始宋玉安稱呼徐二郎是“徐大人”,但那也太見外了,徐二郎便讓他稱呼“叔父”。他與宋明乾雖然相交時日不長,但卻比較投契,兩人頗有傾蓋如故之感,自然也將對方兒子看做自家子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