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這個詞兒,聽在宋玉安耳朵里,真就像是三伏天喝了冰水,寒冬臘月手里捧著小火爐一樣讓人暖心。
他嘴角忍不住翹起來,一張玉面容光煥發,那神采昂揚的模樣,不知為何看得小魚兒臉微微發熱。
她不自在的側過頭,不去看玉安哥哥,感覺那瞬間怪難為情的。
就在眾人的言談甚歡中,狀元路到了。
幾人下了馬車,步行在街上走。
這狀元路上,往來確實多是頭戴綸巾,文質彬彬的讀書人。這些讀書人,小的有七八歲,長者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可他們走在路上,或是一邊走路一邊搖頭晃腦的背書,或是與同伴交談,雙方辯論才從書肆中買來的上年的春闈試題。
往路邊的鋪子中看,就見許多做小二打扮的侍從,或是站在柜臺里,或是就坐在店鋪里的小杌子上,手中拿著書卷翻閱;他們嘴里念念有詞,手也身前比劃著什么,那模樣,明顯是在讀書練字。
而觀那些小二身上的衣衫都很簡樸,甚至袖口和領口都被嚴重磨損。由此可見他們家境都不優越,怕是連送他們到私塾讀書都不能。
榮哥兒見狀感慨了一句,小魚兒聞言后就說,“不止是這幾個店鋪的小二,就是這條街上所有跑腿打雜的小廝,其實都有一顆讀書上進的心。只可惜家中景況不能供應他們讀書,他們便來到這里,搏一個出身。”
這條狀元街上,最多的就是書本,只要有心,你可以在這里免費看到所有學堂中師傅要講授的書籍。只要用功,只要刻苦,總有人愿意為你作保,讓你有機會踏入貢院。至于能不能考中功名,那就看個人的運道了。
小魚兒指著其中一間書肆,“這邊的書籍最為齊全,售價也算便宜。老板仁心,給在此處抄書的書生們供應中午的一頓午飯。另有買的東西多了,也有贈品。這老板心眼實誠,從不坑人,在這街上名聲不錯。”
幾人進了書肆,分開挑選書籍。
長綺這個年齡對小人書最沒有抵抗力,她熟門熟路就去了一個角落,翻閱那些只有巴掌大小的小冊子。
小魚兒則領著宋玉安去了放置畫缸的地方,那畫缸擺了十多個,里邊插了滿滿當當的畫軸。
小魚兒對這里也很熟悉,就邊看邊給宋玉安解說,“這是按照題材類型分類放置的。這一缸多是山水風景,這邊是人物圖像,這里是野獸小寵,這邊是”
小魚兒和宋玉安說的熱絡,那邊長安也在給榮哥兒挑選他能用到的書籍。
這邊書肆中販賣的物品非常齊全,包括大齊建國以來,全國各地各種考試的試卷,甚至就連一些頗負盛名的大書院每月的月考試卷,在這里也能找到。
由此可見,這書肆背后的老板人脈應當相當廣闊,絕對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商人那么簡單。
不過這和他們沒什么關系,他們只是買書,又不是要和書肆的東家發生沖突。他們買書付錢,交易達成,雙方的關系就這么簡單。
宋玉安給長安挑選了幾套試卷,另外看有幾位大儒還出了試題集,便也選了兩本不錯的給榮哥兒。
給榮哥兒挑選過,他又給自己選了幾本。另外看這邊有一些販賣的不錯的話本,也買了本下來。
榮哥兒見狀納罕的看過來,長安就說,“這些拿去給嬸嬸解悶。”
榮哥兒聞言就笑,“我娘喜歡看話本,可她每次看話本都要氣上一場。尤其是一些才子佳人的,拋棄原配另尋高枝的,或是有關愚孝的,娘每次看了都氣的罵好幾句,有時候干脆就氣的吃不下飯。”可你不讓她看吧,她還委屈,覺得每天無事可做無聊的慌。她也就這點小愛好,偏孩子們還不支持,她可不就感覺委屈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