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紙面化推導的過程中,沒有錯誤,那就沒有錯誤。
但是具體的實驗驗證中,卻又是另外一種情形。
畢竟,再怎么詳細的紙面化推導,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實驗影響因素全給計算進去。
更何況,對撞機這玩意,又不是初中的電阻實驗。
同時,陳舟在這一刻也調整了自己的計劃。
膠球實驗課題這可是個已經到手一半的大經驗寶寶了,他絕對不能讓這經驗寶寶出差錯。
所以,陳舟決定過完春節,就和楊依依一起返回米國。
然后直接去SLAC,參與尋找膠球的最后實驗計劃。
收回思緒,陳舟看了眼顯示屏上的個人信息。
“姓名:陳舟”
“評級:偽學霸”
“語言學自然科學:”
“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應用科學:”
“信息科學醫學科學能源學工程技術學材料學任務:正在進行中(有新任務刷新,請點擊查看)”
“注:自然科學經驗值結余108000,應用科學經驗值結余4000。”
看完之后,陳舟臉上的表情頓時變得苦兮兮的。
這完成個小難題的經驗值,壓根不夠升級數學的呀?
雖然知道這10萬經驗值很少,但是當看到升級所需的經驗值時。
陳舟才知道,這經驗值原來是這么的少……
從Lv7到Lv8得50萬的經驗值呢,他這10萬經驗值,就只有五分之一。
想到這,陳舟想起自己第一次看見需要這么多經驗值才能升級時的想法。
“5個冰雹猜想,3個多的克拉梅爾猜想加分布解構法,2個多的杰波夫猜想和分布解構法和粒子加速器二極管優化設計的研究……”
陳舟不由的搖了搖頭,這要升到Lv9,怕不是真的要把自己繪制的數學藍圖上的難題,給全部解決掉哦……
但很快,陳舟也就調整了過來。
想的再多不如去做。
能夠走到今天這一步的陳舟,也是自己之前從未想過的。
況且,這個課題的解決,這篇論文的發表,都只是順手而為的。
經驗值少點就少點吧,蚊子再小也是肉不是?
只要后面的哥德巴赫猜想的經驗值給多點,那陳舟內心的小不平,也就能夠被撫慰了。
要是讓阿廷教授和諾特知道陳舟的想法,亦或者是其它深受這一難題困擾的數學家,知道陳舟的想法。
定會升起一股打人的沖動……
什么叫順手而為?
自己研究了這么多年的課題,就被你順手而為了?
你這說的是人話嗎?
不過,不管怎么說,陳舟所講的這個順手而為,也是困擾了數學界數十年的一大難題。
而且,因為這一難題和朗蘭茲綱領的密切聯系。
當然,這一點,陳舟也是知道的。
陳舟此時的想法,也印證了阿廷教授的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