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不止麻省理工考慮到了這些因素。
哈洛德·賀歐夫各特所在的巴黎高等師范學院,也同樣考慮到了這些。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巴黎高等師范學院可能更需要這場報告會所帶來的影響力。
因為,巴黎高等師范學院可是培養出無數杰出的教師人才,數百位法蘭西學院院士,13名諾貝爾獎獲得者,14名菲爾茲獎得主的師范大學。
毫不夸張地說,這所師范大學在成立的兩百多年時間里,絕對是世界重要的數學、科學和哲學研究中心。
其所擁有過的杰出人才,包括拉格朗日、柯西、傅里葉、蒙日、伽羅瓦等歷史上的數學大佬,也包括古諾、巴斯德、涂爾干、饒勒斯、德布魯等科學界的大佬,還有羅曼·羅蘭、薩特、波伏娃、阿隆、阿蘭、布爾迪厄等世界著名的哲學家。
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沒有哪個地方可以長盛不衰。
巴黎高等師范學院的影響力,早已不如從前。
所以,他們需要這次哈洛德·賀歐夫各特所帶來的改變。
而且,從時間順序上來說,陳舟證明哥猜的論文,也是在哈洛德·賀歐夫各特之后發表的。
凡是不都應該有個先來后到嗎?
既如此,巴黎高等師范學院所想的就是,應該由他們作為主辦方,舉辦這次的報告會。
而陳舟可以帶著論文來參加報告會。
同時由數學界來評判,到底誰的論文是對的,誰的是錯的。
麻省理工自然不會同意這樣的說法,他們給出的理由是,陳舟已經在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過程在,發現了哈洛德·賀歐夫各特論文的致命缺陷。
所以,最好由他們來舉辦這次的報告會,哈洛德·賀歐夫各特帶著論文過來。
說這話的時候,麻省理工這邊其實心里也是沒底的。
雖然陳舟公開發表了,他的論文是“哥猜的正確打開方式”這種言論。
但是他們對此,卻是無法做出準確判斷的。
只不過,經過仔細權衡之后,麻省理工這邊還是認為,即使陳舟說大話了,那最終他們所收獲的東西,仍是比主動去巴黎高等師范學院,要多一些的。
于是麻省理工和巴黎高等師范學院,各執一詞,開始了報告會舉辦地的爭奪。
并且,為了將報告會的影響擴大到最大。
麻省理工和巴黎高等師范學院,也特地交代了陳舟和哈洛德·賀歐夫各特,不要再在公開場合,或社交媒體上,發表任何言論。
一切等到報告會結束之后再說。
這也是陳舟在自己微博爆炸,多方轟炸之下。
仍然沒有再發表任何言論,也不對自己發在微博上的那條消息,進行過多解釋的原因。
其實,也正是因為陳舟再一次的沉默,才更加勾起了關注這件事的人們的好奇心。
也才有了陳舟電話號碼的泄露,以及那不斷響起的手機鈴聲。
其后,經過了兩天的商討,麻省理工和巴黎高等師范學院,仍是沒有討論出一個可行的方案出來。
兩邊也都開始傾向于各自舉辦報告會,開展隔空的“對決”。
但這樣的話,對于陳舟和哈洛德·賀歐夫各特,卻是不利的。
不管怎么說,兩個人都沒有理由缺席對方的報告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