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燕大數學系黃金一代的三人,在這次國際數學家大會上,也都是受邀進行45分鐘學術報告。
但顯然,三人的目標,并不是受邀進行學術報告的這份榮譽,他們都希望在40歲之前,拿下那個夢想中的菲爾茲獎。
相較于徐晨陽而言,惲之偉和張韋其實還要年輕一歲,他們倆還要一次機會。
但是,他們都知道,機會這東西,從來都不能,也不應該想著下一次。
因為,當你給自己留后路的時候,那機會也差不多遠離你了。
畢竟,誰也不知道,未來的四年時間里,到底會發生什么。
又會有怎樣的妖孽天才,突然蹦出來。
所以,對于惲之偉和張韋而言,只有抓住眼前的機會。
三人目光分開,徐晨陽下意識的,又看向了坐在不遠處的陳舟。
他,應該可以吧?
不對,我怎么能說應該?
他的話,百分百確定了。
看著陳舟的徐晨陽,內心之中,多少有些羨慕。
這時,坐在徐晨陽身旁的袁亞翔,再次出聲問道:“我記得你以前和我說過,國內的研究環境,你并不喜歡,一直有著離開的想法。可是最近我發現,你已經不再說這些了,這是為什么?”
徐晨陽收回目光,扭頭看向袁亞翔,輕聲說道:“因為陳舟教授,他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地方。”
“陳教授……”袁亞翔重復了一遍這個名字。
他大概明白了。
陳舟的出現,確實改變了華國學術界的研究環境。
想到這,袁亞翔的目光,不由得飄向了陳舟身上。
唯一一個受邀進行1小時45分鐘學術報告的數學家,等于是國際數學聯盟幫他舉辦了一次報告會,這年輕人,不得了啊……
看來,這個才冒頭沒幾年的年輕人,又要給華國學術界,帶去一份大禮咯……
看著陳舟的袁亞翔,想到大會流程表上的名單,感慨頗深。
此時的臺上,作為國際數學聯盟主席,也是菲爾茲獎得主的森重文,開始宣布4位2018年菲爾茲獎得主的名字。
“第一位獲得菲爾茲獎的人,是將最優運輸理論,在偏微分方程中,在度量幾何和概率中的應用,發揮到極致,做出了杰出貢獻的,瑞士蘇黎世ETH大學的阿萊西奧·菲加利教授……”
這是一位年近34歲的年輕數學家。
在一片熱烈祝賀的掌聲中,有些沒有想到的阿萊西奧·菲加利,臉上的表情尤為激動。
似乎是因為還有三個名字要宣布,也似乎是為了不讓阿萊西奧·菲加利多等,更不讓大家多等。
臺上的森重文繼續宣布第二位獲獎者的名字。
“第二位獲得菲爾茲獎的人,在數學的多個領域里,均做出了杰出貢獻,不管是綜合分析數論,還是齊次動力系統,亦或者是拓撲學和表示理論,以及算術對象分布,他都有著特別的貢獻,解決了長期存在的問題。他是來自米國斯坦福大學的阿克薩伊·文卡特什教授……”
阿克薩伊·文卡特什是徐晨陽一樣,出生于1981年的人。
這也是他最后一次獲得菲爾茲獎的機會。
很慶幸的是,他抓住了這次的機會。
兩鬢以及有些灰白的阿克薩伊·文卡特什,在聽到自己的名字時,雙眼之中閃爍著異常激動的光芒。
所有與會的數學家們,同樣為阿克薩伊·文卡特什,送上了熱烈的掌聲。
現在,還剩下兩個名字了。
舒爾茨此時也變得有些緊張了起來,已經陪跑了兩屆的他,可不希望再等到下一次。
注意到舒爾茨臉上表情變化的陳舟,笑著說道:“嘿,兄弟,別緊張,我打賭,下一個就是你。”
舒爾茨沖陳舟擠出一絲笑容:“我可沒有你這么淡定,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你已經提前預定了一個名額,也就是說,還剩下一個人了,我能不緊張嗎?”
陳舟笑了笑,沒有說話。
預定不過是外界的傳言罷了,就如同一道數學猜想一樣,在最終結果沒有出來前,誰也不知道答案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