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定,他會落選呢?
當然,這種結果,微乎其微。
森重文稍作停歇,便繼續宣布道:“第三位獲得菲爾茲獎的人,是一位代數幾何領域的天才,他通過引入完美空間,把算術代數幾何轉換到P進域上,并應用于伽羅瓦表示,同時開發了新的上同調理論。他就是德國馬普研究所的研究員,德國伯恩大學的彼得·舒爾茨教授……”
聽到自己的名字后,舒爾茨明顯松了口氣。
還好,有自己的名字。
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菲爾茲獎的4位得主,已經宣布了3個,還剩下最后一人。
在這時,森重文卻又不著急了。
他開始覺得,在最后一人這里,讓大家等等,好像也挺好的。
只不過,那些原本緊張的數學家們,在前三個名字被宣布后,也不再緊張了。
他們知道,自己的這一次的機會,已經沒有了。
因為最后一個人的名字,幾乎早在一年前,就已經被預定了。
放松下來的他們,與其他坐在臺下的數學家們一起,不約而同的望向了一個方向。
這個方向,有那個提前預定菲爾茲獎的人。
注意到臺下眾人的動作,森重文順著他們看到方向,也看到了那個還未被宣布名字的人。
森重文不由得笑了笑,這大概是第一次,所有的數學家,都覺得那個人應該獲得菲爾茲獎。
他也第一次覺得,那個人可能并不會因為菲爾茲獎,而獲得更多的榮譽。
相反,菲爾茲獎可能會因為那個人,而變得更有意義。
這,大概就是眾望所歸吧。
舒爾茨此時也看向了陳舟,他等待著身旁這人的名字,被宣布。
不再過多的賣關子,森重文清了清嗓子,開始宣布2018年菲爾茲獎,最后一位獲得者的名字。
“他從冰雹猜想走來,創造性的發明了分布解構法這一數學工具,并在其后的克拉梅爾猜想和杰波夫猜想中,將分布解構法進一步完善,使其成為了數論領域,極為重要的一項數學工具……”
“他對伽瓦羅群的研究,使得分布解構法的包容性,開始展現在世人面前,代數幾何的思想,開始融入進分布解構法之中,他也因此解決了阿廷教授遺留下來的難題……”
“還有那個因一封信,困擾了數學界三個世紀之久的數論明珠,也被他成功摘下,他的陳-哥德巴赫定理,使得我們再次領會到了數論的魅力……”
“不只是數論領域和代數幾何領域,在細分的雙有理幾何領域里,他跨過了極小模型綱領的兩座大山,創造性的用Z-理論解決了極小模型綱領的兩大難題,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如果說千禧年大獎難題,是為了21世紀準備的,那么對于他來說,楊-米爾斯規范場存在性和質量間隔假設問題,以及量化計算法,便是他提前跨過21世紀的第一步……”
“他所解決的問題難度,他對數學領域所做出的貢獻,我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那就是‘震驚’!因為他只有22歲!”
說到這里,森重文稍微停頓了一下,也讓自己緩口氣。
最后一位獲獎者的頒獎詞,是遠遠要多于前面三位的。
甚至于,前面三位的頒獎詞加在一塊,都沒有最后一位的多。
這倒不是特殊對待,只因為最后一位,隨便的一個研究成果,就是重磅級的。
而他偏偏還很多……
深呼吸一口氣后,森重文最后鄭重的宣布道:“最后一位獲得菲爾茲獎的人,是來自華國燕京大學的,陳舟教授!”
轟!
森重文一宣布完,整個會場內,便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
這掌聲,直沖云霄。
這掌聲,經久不息。
這掌聲,也代表著,眾望所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