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笑過后,眾人的心中卻止不住地一陣向往!
雖然杜羽提出的只是初步構想,但在他們的腦中,無異于撥云見日、醍醐灌頂!
原本覺得這一輩子的最大前途,就是在峰頭嶺混成一個寨主親信或小頭目,有那么幾個手下可以使喚,每次打劫的時侯能多分一點兒東西,等時機合適的時候,再搶一個美嬌娘,這輩子就心滿意足了。
誰知,杜羽上位,竟立下了如此宏愿!
既然有光明正大獲得榮華富貴的機會,誰還愿意做一條咸魚,一輩子在土匪山寨中混吃等死?
在今日之前,如果有人對他們說,只要跟著我,就能讓你們成為武者,到時候升官發財、不在話下,他們絕對呸對方一臉。
但這話從杜羽的口中說出來,卻大不一樣!
一個十六歲的武者,本就前程遠大。
更重要的是,他不但獲得強大的傳承,而且背后很可能還站著更加強大的師父或師門。否則,一個農家少年,去哪里弄這些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功訣、靈液、步槍?
這么粗的大腿,現在不牢牢抱住,豈不是要后悔一輩子?!
望著一雙雙期待的眼神,杜羽知道,自己的忽悠大獲成功,這些便宜下屬已經一步步進入彀中。
于是,開始暢談自己對山寨改革的構想:“為了適應未來的發展需求,我們必須堅決、徹底地對峰頭嶺進行改革……”
通過杜羽的描述,今后的峰頭嶺雖然名義上還是一座山寨,但將不再以搶劫為謀生手段,而是化匪為民,將山寨村莊化。
具體地說,峰頭嶺的土匪將被分成后勤、貿易、戰斗三大職能。
其中,后勤人員最多,日常工作是開荒種田、打獵養殖、守衛巡邏。嚴格說,職能轉變后,他們已經不再是土匪,而是寨民。
貿易人員,由若干善于與人打交道的精銳組成。主要負責與附近的土匪山寨、城鎮、鄉民打交道,包括但不限于打探消息,建立樁腳,開展貿易……兼具間諜和情報功能。
只是現階段,杜羽沒提出“情報”和“間諜”這么敏感的字眼而已。
戰斗人員,則是挑選一批忠實可靠、年壯力強的土匪加以培養,待時機成熟,陸續讓他們離開山寨,加入自己計劃組建的保安隊中。
不管怎么說,這些土匪大部分都見過血,比起剛剛放下鋤頭的村民,培養起來會節省不少時間。
而時間和金錢,正是他目前最缺少的東西。
…
在杜羽的改革藍圖中,后勤人員的主要任務,是維持山寨的日常運轉。
今后的峰頭嶺,在骨干被抽調走的情況下,如果能夠做到自給自足,甚至有所發展壯大,那么,它將作為自己的人才庫和后勤基地而長期存在;如果難以維持、成為負擔,他不介意將山寨廢棄、人員遣散。
而貿易和戰斗人員,才是他所看重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