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房間里,沈毅在床上盤膝坐好,斂神靜氣,眼前浮現了一篇金色的書冊。
沒錯,那日他在武魂殿內得到的那一道金光,正是補天功的筑基篇。
除此之外,其中還有一道神念。
神念之中只有一句話,是沈毅許久未曾聽見卻倍感熟悉的聲音。
“如今你可想好了,要不要來當貧道的小師弟?”
要!
沈毅嘴角帶笑,開始翻閱補天功的筑基篇。
看完一遍過后,沈毅滿心的驚喜。
當初他得到的那凝氣篇,相比起這筑基篇來說,堪稱簡陋,甚至可以說只是這功法的大綱。
這筑基篇中,洋洋灑灑共有兩萬多字,不僅有補天功筑基境的全部功法,還另外有兩個篇章,分別是符道篇與煉物篇。
除此之外,篇幅中還詳細記載了各種類型修士所筑道臺的差異,以及不知是那位前輩高人留下的一些心得體會,猶如名師一般,將整個筑基境都講的十分透徹。
這些知識,對于剛入門的沈毅來說,尤為重要。
筑基篇中寫道,當今世上,除了那體修之外,其他的修士進入筑基之后,都講究一個心為本我,身為外物的說法,進入元嬰境之后,肉身更是變作了可以拋棄的外物,修行路上,事事都需要借力于外物,難以得道。
體修與五行修士不同,體修的筑基雖然也凝練道臺,但是這個道臺卻并不是以五行靈力為主,而是以周身的氣血之力為根本,鑄就的氣血道臺。
這相當于走了另一個極端,一心錘煉身體,完全舍棄了道法,奢求以力證道,更是落了下乘。
對于體修來說,真元只是用來錘煉體魄,煉化氣血之力的。
一旦道臺凝聚之后,體修舉手投足之間,便可以以自身的氣血之力,調動天地靈氣,加持自身,一拳轟出去便堪比一道法術,威力無窮。
不過人體精血有限,氣血之力猶如人的壽元,用一分,便少一分,與人爭斗之中,雖勇猛,卻不免落了下乘,難以長生,因此也被那些修士們稱之為斷頭路。
氣血之力說到底,其實就是修士的壽元,五行修士打架靠真元,劍修打架靠劍氣,體修打架全靠拼命。
這要是一直自己悶頭苦練就算了,真要出去跟人斗狠,猛是猛,可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打不了多久,氣血之力無法補足,就會一命嗚呼,越練命越短。
補天功就不一樣了,它全都要。
道法我要強,身體我也要猛。
其實從凝氣篇就不難看出來,相比于其他功法,補天功異常注重錘煉體魄,講究一個身為本我,心神合一。
既要體魄強健,又要法力濤濤。
可修行一路何其艱難,過往也不是沒有修士想要當一個成年,全都要,可是結果往往是顧此失彼,兩頭都不討好。
補天功之所以敢兩頭都要,關鍵就在于一個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