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縣城南船廠附近一片荒地上,四門炮身黝黑的鑄鐵炮,一并排固定事先搭好的石墻后方,陽光照耀在炮身上,與尋常火炮的炮體的粗糙滿是沙眼不同,這四門炮那光滑的炮身上散發出誘人的金屬光澤。
這片占地數千畝的空地就是兵器廠試驗場,此時,這四門炮相隔數丈,每門炮都只是簡單的置于石墻后方那類似于艦炮的炮車上。這種炮車正是清軍的炮車,也是當年明朝于海上打撈時獲得艦炮炮車,半個世紀來一直沿用著這種艦上的四輪炮車。盡管其機動不便,但在試驗場上,用其充當試驗炮車倒是再合適不過。
這會朱明忠卻沒心思去考慮國人為何數十年未曾研制野戰炮車,他只是眼巴巴的看著這四門炮,這四門新鑄的火炮,很可能會徹底改變忠義軍與清軍的力量對比。
待眾人都退到三十丈外之后,隨著一聲令下午那邊的炮手立即點燒了引火繩,兩尺長的引火繩,足以燃燒一分鐘。
“噠……”
眼睛盯著那邊炮尾的引火繩,朱明忠打開了懷表,這懷表是鄭成功賞賜了,足足十二塊懷表,其中有十塊,都被朱明忠交給了炮兵,以用于計時。
在秒針轉動一圈之后,突然,那炮口猛的噴出一團灼熱的炮焰,只聽“轟!”、“轟!”、“轟!”、“轟!”數聲,固定在墻后炮位上的火炮立即猛烈后座,在后座的同時,整個炮位上都被硝煙籠罩著,與此同時,架設在一百丈外的木靶,更是被重達六斤的彈丸砸出了一個足足一尺有余的孔洞來。
“趕緊過去看看,還有幾個沒有炸膛!”
不待硝煙散盡,朱明忠就第一個沖了過去,然后沖到炮位上。只見四門火炮里面,有三門看起來都沒有裂紋,只有一門隱約的似乎裂紋,顯然,這一門炮已經沒辦法再進行試驗了。
“繼續試炮!”
沒有任何遲疑,朱明忠一聲令下,那邊已經訓練了半個來月的炮手們,立即用包裹著幾層棉布炮桿沾著水,然后塞進炮膛之中,將炮膛擦冷之后,又用干布炮桿擦去其中的水分,然后加大火藥量再試。
“用藥六斤!”
六斤炮正常裝藥為三斤,加倍裝藥就是六斤,在徐又錚操練下的炮手,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用竹筒盛藥,而是取出一包臂粗紙筒,那紙筒里裝滿了火藥,然后直接將其塞進炮膛。
“整裝藥!”
看到這一幕,朱明忠突然想到曾經在看過的前裝炮彈整裝彈的圖片。那種炮彈的結構很簡單,無非就布制的藥包加木塞與鐵彈,那種整裝藥可以最大限度火炮的提高射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