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又聽宋千敏說道。
“至于如何擇才,想來經略亦有所悟,自甲申天變,小老兒隱居于此,亦曾與董兄每日暢談國朝之事,倒是略得些許心得,今時正值亂世,無論是一方之吏,亦或是一軍之師,吏者關系百姓的切身利害,要辦的都是有關國計民生的實事,軍者關乎大明中興之根本,要辦的是恢復河山的筑業之事,兩者皆不是能言善辯、引經據典就可以解決得了的。所以,這擇才之道,自然不能再以八股科舉取才,如何取才,小老兒只有八字“唯才是舉、量才適用”。”
在宋千敏的話聲落下時,目帶詫異之色的朱明忠連連點頭贊同說。
“著巨所言甚是。過去我皇朝擇以人才,皆是八股取士,而其大都還只是與書籍和士人打交道,與錢糧刑名這些經濟大事大都未曾涉獵,今時非太平盛世,自然不能再循舊例以八股文章擇才,今日著巨點撥可謂正入朱某心中。我也不繞圈子了,開門見山說吧,此時這次到豐縣,就是來敦請著巨出山,隨我去清河,幫幫我的忙如何?”
盡管朱明忠的師傅主張實學,但是從未曾像宋千敏一樣,如此直截了當的告訴他,亂世之時,不能以八股取才,這種話傳出去不知會引起什么樣的風波,但也就是這樣的話,一下便說到了朱明忠的心檻里,原本只是讓宋千敏做個馬骨的朱明忠,又怎么可能愿意放過此人。
面對又一次發來的邀請,端起茶杯,宋千敏慢慢地喝了一口,繞開朱明忠的邀請,然后看著他問道:
“成化二十三年,國朝科舉始由“經義”變為開考八股文,規定要按八股方式作文,格式嚴格,限定字數,不許違背經注,不能自由發揮。如此,經略以為何?”
“嗯……”
沉吟片刻,心知宋千敏是在試探自己的朱明忠,幾乎不假思索的答道。
“八股之害,等于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于咸陽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朱明忠直接引用顧炎武的這番話,落到宋千敏的耳中,讓他頗為驚訝的看著其,好一會才說道。
“國朝人才之敗,始于八股,敗之于科舉!”
放下手中的茶杯,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宋千敏又繼續說道。
“八股文章雖空疏無用,實于政事無涉。可若是廢之以科舉,那又該如何取才?”
未曾想宋千敏會說出廢除科興這番話來的朱明忠,此時頓覺這次豐縣之行沒有白來,立即說道。
“國朝人才雖敗于科舉,可考試之道,仍是世間最公平之法,科舉不可輕廢,而應加以改良,以實學取才,方才是上策。”
隨后朱明忠又懇切地說道。
“著巨,請你務必幫朱某完全此愿。”
“經略,可我能幫你做些什么呢?”
面色凝重地宋千敏長嘆道。
“畢竟,朱某所長,也是八股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