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知忠義軍于沈陽繳獲大量的金銀之后,史密斯就敏銳的意識到,這些金銀很有可能會被放到金庫中,而不是存入銀行。所以他才會趕到沈陽,以游說大王把那些銀子存入銀行,而不放進金庫。
“哦?”
面對史密斯的要求,朱明忠看了他一眼,然后說道。
“那些銀子,孤是準備有大用的,你來說說,為什么要給銀行,而不是放在金庫之中。”
“回大王,因為金錢的價值在于流動!”
史密斯直截了當的回答道。
“如果將其放在金庫之中,那僅僅只是一堆廢物。更何況,相比于這些金銀用在未來的戰爭上,大王現在所需要的是進行另一場戰爭!”
另一場戰爭?
盯著史密斯,朱明忠示意他說下去。
“大王……”
取出一枚制錢,史密斯繼續說道。
“大王可知道,現在市場上幾乎見不到“順治通寶”,即便是在大軍尚未北伐時,在北方百姓也是樂用“永歷通寶”。”
對于這些朱明忠怎么可能不知道,那場“先以劣驅良,后以良驅劣”的貨幣戰爭,正是他一手策劃實施的,正是借助“永歷通寶”的流通,一點點的重新樹立的大明的正統。
正是那場看不見硝煙的經濟戰,從根本上摧毀本就不堪一擊“滿清正統”,重新收回了天下的民心。
“確實如此,這幾年,造幣局幾乎是連天加夜的鑄造“永歷通寶”,即便是如此,也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
“大王,那為什么江北鑄錢永遠不夠江北使用?”
史密斯的問題讓朱明忠哈哈笑道。
“史密斯,怎么,你也學會拐彎抹角了,江北鑄錢之所以不夠用,并不是因為江北在用,而是天下都在用,雖說現在大家用的都是“永歷通寶”,可是“永歷通寶”也有“淮錢”、“蘇錢”、“楚錢”之分,這些錢都是各地鑄造的,而又以江北成色最好,百姓自然樂意使用……”
突然,朱明忠的話聲一頓,看著史密斯說道。
“孤明白你的意思了!”
“大王,世人皆知淮錢成色極好,九百文可換一兩,而楚錢最劣,一千三百文才能換淮錢九百文,即便如此,百姓仍然不愿使用,姑且不說其它,因為百姓樂用淮錢,所以淮錢只能日夜連鑄,而每年所獲鑄利極高,我江北鑄錢現在更是占到天下七成以上,天下鑄利早已是盡歸我江北……”
言道著江北的鑄利豐厚,史密斯無奈的聳了一下肩膀,然后才說道。
“可是,我們即便是鑄錢百萬貫,也不夠市場使用,而且也沒有滿足市場真正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