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李子淵當然不陌生,甚至也正因如此,他才會特意派人部署了上萬個拋射包,按照的他的想法,就是用火藥包的爆炸,讓忠義軍徹底的失去戰斗力,然后在其陷入混亂的時候,再實施強攻然后突破忠義軍的防御,不惜一切代價突破!
當然,這一前提就是,必須要用火藥包的爆炸使其防御崩潰。否則要沖過鹿巖、戰壕的陣地,結果自然是再清楚不過——損失慘重。如果能夠用火藥包將壘內的明軍轟垮,就像當初轟梁化鳳一樣,那么想要打贏,就很容易,畢竟,絕大多數人會被轟死的營地之中。
也正因如此,李子淵才會把希望完全寄予拋射藥包上,當然在進攻部隊的安排上,他也是有了允分的安排,為了確保這一戰的勝利,他特意投入了多達七萬人,從多個方向,同時進攻忠義軍外圍土壘,試圖在短時間內突破忠義軍的營壘,最后騎兵會作為總戰斗預備隊使用,在重炮轟開了其中軍營壘之后,再以騎兵沖擊。
可以說,在部隊的運用上,李子淵也算是精心部署了,他的想法非常簡單,既然正面強攻解決不了,那就夜襲,用火藥箱重創明軍,然后在其受到重創,無法整合部隊的時候,直接攻進堡壘,如此一來,明軍就沒有機會整合隊伍,組織有效的抵抗。
就像當初的梁化鳳一般,即便是他率領的是數千精銳,又有個屁用,屁都還沒放一個,就被炸死個差不多了,剩下的人更是像無頭蒼蠅一般。
當然,他也很清楚,因為是夜間作戰,所以騎兵的使用是有限,也正因如此,他才會放棄騎兵,但是因為距離的關系,他仍然選擇做中央突破,以騎兵向其中軍主壘發起進攻,雖然會有一定的傷亡,但是在時間上卻能來得急。
畢竟,突然性!
這是夜襲的一個關鍵。
必須要在忠義軍沒有反應過來之前,把他們徹底打蒙了,只有這樣,才能讓達到戰役的目的。
而他的這個部署,當然得到了眾人的贊同,在他們看來,既然排槍打不過明軍那么就拿起步槍就直接前沖,翻越戰壕看到人就射擊,然后用刺刀決一死戰,何必站在那里當槍靶子。反正自己這邊的人多,即使損失個三五萬,仍然還有十幾萬人,就是踩,也能踩死忠義軍。
這是最蠢的打法!
但是誰也無法否認一點,就是這個辦法雖然蠢,但是卻很有效,只要人夠多,人比子彈還多,就肯定能打垮明軍,當然,有時候,人不一定會比子彈多,但是稍加計劃的話,戰術仍然可以發揮一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