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正是如此,若是沒有陛下力挽狂瀾拯救,恐怕這天下數千萬百姓至今還在受那韃子的欺辱呢。”
“總之就一句話。沒有陛下就沒有我大明的今天,我漢人也勢必再為韃虜之奴。這杯酒應該是臣等敬陛下才是。”
一時間,這宮殿之中,盡是眾人的恭維聲。面對這樣的恭維和馬屁,朱明忠只是略微一笑,為君者必須要給別人拍馬屁的機會,這同樣也是為君之道,而且他并不介意“突顯”出自己大明中興中的功勞。
眼見眾人都舉杯回敬,朱明忠微微一笑,然后舉杯說道。
“那里,當年朕不過只是一人,大明能夠中興完全是靠諸位的鼎立相助。這杯酒還是由朕先干為盡吧。”
朱明忠說罷便一口將杯中的烈酒飲盡。在群臣見狀也隨著飲盡了杯中的酒的時候,他笑說道。
“此次宴請諸位,一來是你我君臣已經多日沒有像今日這般齊聚,至于這二來,是因為朝廷不日將用兵安南,朕想借諸位告訴天下人,只有官兵奮勇,朕就絕不吝惜賞賜!”
朕就絕不吝惜賞賜!
這才是朱明忠宴請他們的根本用意,他正是想要通過這場宴會,向世人表明——書中或許有顏如玉,黃金屋,但是于大明,欲封侯,只有憑借軍功才有可能。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徐徐秋風拂面而來,在宴會結束之后的第二,從宿醉中醒來的朱明忠,仍然略帶些許醉意,他甚至已經忘記了他是如何于殿中用這首詩告訴大家,大明的勛臣是如何獲得,甚至還信誓旦旦的與大明的勛貴們擊掌為誓——非軍功不封侯。
皇帝一言九鼎,出口成憲!
而這也意味著,從此之后,想要成為大明的貴族,就只有一種可能,就是通過軍功,除此之外,就再也沒有其它的渠道了。
忍受著宿醉的痛苦,朱明忠仍然來到御書房,在他喝著濃茶,試圖緩解宿醉的痛苦時,便聽到閻爾梅于一旁說道。
“陛下,這非軍功不封,著實會讓天下文臣為之心寒的,以臣看來,此言絕不應外傳。”
閻爾梅當然不是在抱怨,而只是在講述一個事實。畢竟文臣也有為公侯的夢想,所以才希望這句話不至于成為大明的祖訓。
“心寒?”
揉著太陽穴,朱明忠皺眉說道。
“文臣不是沒有封侯,隆武、永歷兩朝,封了多少公侯伯?其中不乏文臣,即便是現在,我大明襲爵的文臣之后,又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