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就是這樣,現在諸夏的國人,瞧著風光,住著大宅子,有奴婢伺候、有奴婢種田,其實也就是表面上風光,頂多也就日子過的寬松一點,銀子全都讓官行給掙完了,至于他們,一個個的卻連忙抱怨也不敢抱怨……”
“他們敢抱怨嘛,官行要是發了狠,吩咐一句,不從他那收谷子,到時候,他的谷子賣不出去,一家子那么多嘴,怎么養活,總不能光吃米吧。”
“可不就是這樣,頂多也就是私下里賣些米糧罷了……”
“私下里?怎么,難不成官行還能不準他們賣糧不成?”
朱明忠的語氣變越來越冰冷,他沒有想到官行居然變成了這副模樣,更沒有想到官行壟斷下的米商體系,已經變成了某種壓榨,某種類似于殖民者對殖民地的壓榨。
“就是不準啊!”
王自德哼了哼。
“他們就是不準,你能怎么得了他們?”
“不準?難道就不可以報官嗎?還有沒有王法。”
聽到官行不準百姓賣糧,朱明忠的語氣已經變得有些惱火了。
“哎喲,先生,你真以為這里是大明啊,這里是南洋,和國朝不一樣的,那些個官行,行東有幾個不是達官顯貴,各國的大王、王臣有幾個不是官行的行東,他們又豈會管那些個官行,更何況,他們是和你定合同啊,不賣給他們米糧可以,他們到時候,會告上官府,到時候,吃虧的還是你啊,這諸夏啊……”
嘴里這么念叨著,王安東搖頭長嘆道。
“到底還不是國朝啊,和國朝總是不一樣,哎,”
這樣的一聲嘆息之后,王安東的神情顯得有些無奈。
“反正在這里就是這樣。沒有法子的事。”
面對無法改變的事實。人們往往只能選擇默默的接受就像這里的人們一樣,他們或許有很多不滿,但是,在無力改變的時候。接受,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感受著王安東語氣中的無奈和不滿,朱明忠的心里所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憤怒。
曾幾何時,在他看了這里就像是一片世外桃源。這里的人們生活應該比內地更加的幸福。
但是現在看來。這個世界從來就沒有什么所謂的世外桃源,和任何一個地方一樣,但那些權貴們失去了監督,他們立即就會開始魚肉百姓。
這幾乎是恒古不變的真理。現在他們只適合那些商人勾結在一起。用看似合法的手段去篡奪財富。
但是隨著時間的繼續,他們會變得越來越膨脹。最終他們會變得越來越貪婪,魚肉百姓他們會習以為常。最終它們的貪婪將會摧毀一切。
同樣也會催生出歌命,就像史上任何一次起義一樣。官逼民反。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而這個過程是怎么發生的呢?就是從他們開始壓榨百姓那一天就已經注定了將來的一切。
當他們把百姓思維壓榨對象的那天起。所有的一切就已經注定了。
想到這朱明忠的內心中除了憤怒之外更多的是一種恐懼對未來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