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邊剛翻魚肚白,宮人便敲了門。申小菱幾人乘車回到了府衙。
一進府衙,兩個衙役迎上前來,用鐵鏈將申小菱一套。
默娘和洛巧玥試圖阻止:“你們為何抓人?”“不分青紅皂白抓人,還未審便下獄?”
衙役把著刀柄道:“奉明王殿下令,申氏與中秋西湖燒船案牽連甚深,即刻羈押過堂,其余人等不得離開,留在此處等候傳喚問訊。”
申小菱雖已料到會被頂罪,但一來便帶上鐐銬,心頭仍不由地慌張。
咬咬牙才鎮定下來,拖著鐐銬脫下了發間的云鶴金釵,再去了耳環戒指等物,逐一交給了洛巧玥:“你們莫急,明王殿下何等英明,李知府最是剛正不阿,必能還我清白。”
“英明個屁,”洛巧玥急得紅了眼:“昨日明明說是來問話,怎么今日就變成抓人了?!”
“大膽!”一個衙役呵斥道。
羅蘭改了名字,性子沒改。
“官爺恕罪,丫頭無知,說話口無遮攔。”申小菱又對洛巧玥道:“你如再胡說,我便不認你了。”
“申氏,走吧。”衙役道。
申小菱被帶進了公堂。
堂上四人,明王坐在正中央,李知府和蕭伯鸞并坐在左位,薛石隱坐在右末位。
“跪下。”衙役按住她的肩頭,敲了一下她的膝蓋窩,她撲通一聲跪在冰涼的地磚之上。
“民婦申氏見過明王殿下,三位大人。”申小菱老老實實地磕了一個頭,一字一句地說道,“民婦冤枉,還未過堂問案便套上鐐銬。”
明王道:“申氏,你莫要著急喊冤。這手鐐是本王下的令。”
“殿下,不知民婦所犯何罪?”
“申氏,本王對你本頗為欣賞。你心靈手巧,經商有道,做的玩偶確實連宮里都沒見過的新奇玩意而。”明王先不審案,拉起了家常,“李知府也曾對你贊不絕口,說你是守法的好商戶,帶著孩子,拋頭露面的,實屬不易。”
李知府唯唯諾諾地,不敢點頭,也不敢搖頭。
“可你屬實不該心存歹念。”明王道,“昨晚本王便將這幾個案子的記檔證物逐一看了。來人——”
一個衙役端著一盤子上來,托在申小菱面前。
“你可認得這是何物?”
盤子里放著的,正是中秋節時,她讓柳懷舟做的燈船。中秋節那夜,西湖上布滿了星星點點的燈,像是漫天繁星一般。
“此乃民婦所售之燈船。”
明王點點頭,問道:“中秋節那夜,西湖湖面上皆是此燈,可對?”
這個問題有陷阱。薛石隱忍不住捏緊了指尖的筆,直直看向申小菱。
“回殿下的話,那日民婦并不在西湖,今年這燈六百七十多套,想這西湖之上必然如銀河墜入人間一般。”
“這燈如何使用?”明王又問。
“船身可以寫上祝愿,點燃蠟燭,放入湖中祈愿。”
“申氏,你從實招來,”明王冷聲道:“那夜西湖上有一艘船,可是你用此燈船將那船點燃?意圖燒死當時正在船上的小將軍趙丏?!”
“明王殿下,民婦冤枉。”申小菱叩磕頭道:“民婦與小將軍無冤無仇,與小將軍夫人情同姐妹,絕對不會加害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