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椒房殿,和以前也大不相同了。裴皇后對程錦容言聽計從,若有差事,也只吩咐菘藍。她只能跟著菘藍身后聽差。
想到這些,青黛心里如堵了一塊巨石,將頭扭到了一邊。
菘藍瞥了青黛一眼,輕聲說道:“青黛,我們兩人少時就到主子身邊伺候。相識二十余年。在我心里,沒人比你更親近。”
說得比唱得還好聽。
青黛心里哼了一聲,口中柔聲應道:“這個我當然知道。”
口不對心,這般明顯,菘藍豈能看不出來?
裴皇后的改變,令宮中內外多了許多變數。她們兩個,如今每一步都走在懸崖邊。稍有不慎,就是粉身碎骨的下場。
兩人本該齊心合力。偏偏青黛還和她慪氣鬧別扭。
菘藍暗嘆一聲,不再多言。
……
裴皇后心里也憋著一口悶氣。
這口悶氣,一直未散。直至傍晚,宣和帝駕臨椒房殿。
程錦容輕聲告退:“皇上駕臨,想來是有要事和娘娘商議。微臣暫且告退。”
按著宮中規矩,程錦容確實不宜在一旁。
裴皇后點點頭。
宣和帝在椒房殿里用了晚膳才擺駕離開。
宣和帝一走,裴皇后便召了程錦容過來,低聲嘆道:“錦容,他們兄妹去保和殿,主動張口求和親,滿口的國朝大義,正中皇上下懷。皇上已經應了和親之事,過幾日便正式下旨了。”
程錦容默然無語。
她的重生,悄然改變了許多事。可有一些事,依舊未變,沿著前世的軌跡前行。
裴皇后又道:“我對皇上說了,我不舍壽寧早早出嫁。便是定下親事,也得十八歲后再成親。皇上也點頭首肯了。”
程錦容張口提醒:“此事娘娘心中有數便可。當著壽寧公主的面,就別提了。”
陷入情網的少女最是不可理喻。裴皇后是為壽寧公主著想,壽寧公主卻未必領情。
裴皇后淡淡一笑:“放心,我不會告訴她此事。”
……
五日后。
金鑾殿的大朝會上,幾位皇子也一同上朝。
二皇子上奏折,奏請宣和帝下旨和親。宣和帝準了奏折,當朝下了圣旨,以壽寧公主和親,嫁給韃靼太子元思蘭。
壽寧公主主動求和親遠嫁,深明大義,一時贊譽聲如潮。
壽寧公主身為女子,不能上朝。這份贊譽和榮耀,自然都加諸到了二皇子的身上。朝中眾臣,對二皇子大加贊揚。
永安侯順勢啟奏:“二皇子殿下深明大義,一心為國朝盡忠。如今殿下年歲漸長,也到了聽政之齡。臣奏請皇上,允二皇子殿下入朝聽政。”
衛國公也拱手啟奏:“永安侯所言甚是,老臣附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