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楊樹笑著點頭,沐正峰也很理解的道:“很正常!要換之前,估計沒人敢輕易嘗試。相比于種植,銷售才是他們最擔心的。種出來的菇要是賣不掉,那肯定會虧本。
可今年的話,二舅他們種的蔬菜大棚,也會繼續擴大規模。別的不說,就我擴大的服裝廠跟學校,自產自銷一年也能消耗不少吧?何況,咱們州里沒這樣的種植產業。
只要我們能把菜運到各縣的菜市場,賣出去還是沒問題的。只是搞種養殖,切記不能盲目跟風。一旦出現產能過剩,最后東西賣不出去,那問題就嚴重了。”
“這些都是你要考慮的事,我們只考慮怎么種就行!”
聽著自家二舅有些不負責的話,沐正峰也著實無語。可事實上,現在情況確實如此。甚至有意向的村民,都希望沐正峰能參股,降低農戶的風險。
那怕白阿熊跟他們說,自己投資大棚可能賺的更多,但投資幾萬搞大棚,很多村民都沒這個膽量。在村民看來,跟沐正峰合伙最保險,還不用自己墊資。
只要做好平時的管理跟種植,銷售跟技術指導,沐正峰都會替他們安排好。即便少賺一點,那也比種地強吧?如此現實的想法,也不能說村民傻。
除了最先通路的三個村寨,眼下公路同樣修到村口的依羅、后嶺、崗位三村的話事人,除了讓沐正峰幫忙規劃新村,也希望在村里搞些種養殖的項目。
不出意外,十村八寨其它村寨估計都有這種想法。希望公路盡早通到自己村寨前,而后沐正峰能給他們找到相應的種養殖項目,帶領更多人脫貧致富。
關于這一點,沐正峰卻覺得還要因地制宜才好。同樣一個種養殖項目,卻未必適合所有村寨。規劃種養殖項目時,他也需要多花些心思才行。
走完小姨家,沐正峰也沒什么親戚可走。考慮到初八,服飾專賣店就要開業,包括王茹夢等人也要回省城。初四這天,他也特意去了趟縣城。
去縣城的原因,便是特意到王茹夢家拜年。等王茹夢看到登門的沐正峰,也很意外的道:“你怎么來了?”
“不能來嗎?你這個當部下不給老板拜年,那老板主動給你拜年,還嫌棄啊!”
“那敢啊!只是你拜完年了?”
“我就三家親戚要走,前兩天都走完了。今天進城,順道能看看你跟珍姨。珍姨,新年好!給你拜個晚年,不介意吧?”
就在王茹夢感覺意外,卻有些小竊喜時。得知沐正峰登門的徐珍,同樣顯得有些意外。可意外的同時,她還是覺得沐正峰這老板真心不錯。
看來對她們母女,應該還是很上心。自從老公出事,以往那些巴結的親戚,瞬間便跟母女倆劃分界線。以至母女倆過年時,要走的親戚少,登門的親戚也不多。
都說新年時,登門即是客。對徐珍而言,沐正峰能來自家拜年,她還是很高興的。不管怎么說,母女倆在沐正峰手下做事,一個負責營銷,一個負責財務。
真要說起來,母女倆也算沐正峰的親信。加上老公能重見天日洗刷冤屈,也要歸功于沐正峰。正因如此,母女倆在對待沐正峰時,也會顯得格外親切跟信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