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面臨的困難很多,不過還是有解決方法的。
可以用犧牲環境做代價,去換來一些經濟利益,經濟發展了再談保護。
追求美好的生活固然沒錯,但是犧牲環境也要有個底限。像是把橡膠種到高海拔的地區,又破壞了生態環境,又浪費了財力。
古人都知道,“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
有了電視,小汽車要不要?有了小汽車,大房子要不要?有了大房子,天天燈紅酒綠,盡享繁華多舒服。
人的欲望是沒有止境的。
有研究調查過大面積橡膠種植帶來的氣候影響,森林對降水有一定作用,但是并不明顯,主要是截留大氣中的水分,增加空氣的濕度,水分可以補充給土壤。
橡膠林冠的截留量遠低于季雨林,隨著橡膠面積的增大,這些年西雙版納空氣濕度顯著減少,大氣干燥程度增加,氣溫升高。通俗易懂的說,就是更容易干旱和發生山火了。
如果無節制的砍伐樹木,種上經濟作物,那最后環境惡化,倒霉的不光是大象和其它動物,當地的居民也沒法生活。干旱了還怎么種田。
最終還是會還回來的。
大吾他們也在觀象小屋里逛了逛,看過展牌,都發表了下感嘆!
回到陽臺上,看著遠處的大象,百感交集。
了解了這些知識,再看大象,就不只是龐大,可愛,溫順這些簡單的印象了。
它們同樣是危險、聰明,又悲劇的動物。
在這樣的傣族竹樓里觀察大象,仿佛自己就是生活在保護區的農民。
想到辛辛苦苦種田,種出來這么一片漂亮綠油油的玉米地,成熟的時候大象過來幾下子全摘光吃了,也能體會到一些對大象又愛又恨的感覺。
這會幾只大象泡完了澡,已經回到了岸上,來到了沙地旁邊。
紛紛用鼻子卷起沙土,揚起來向著自己背上,腦袋,側腹都撒上去。
一時間塵土飛揚,場面壯觀。
夏天能玩水撒沙子,對大象來說真是無比快樂的事情。
有這么大的水池,幾只象能一起下去洗澡,關系也比剛認識的時候改善了一些。
平平直接躺倒在沙地里,甩著尾巴,顯然是玩得嗨了。
波波抬起一只前腿,在另一個腳跟處反復蹭了蹭,似乎是在用這種方式撓癢。
美玲格外興奮的樣子,扇動著自己蒲扇般的大耳朵,灑了一蓬沙子,發出一聲高昂的象鳴。
“嗚————!!!”
像是汽笛一樣,傳到小屋這邊,聲音依然響亮,余音裊裊不絕。
游客們頓時發出了興奮的歡呼聲。
“哈哈,看上去好開心啊!”
“咱們動物園的環境是真不錯,太精彩了。”
能親眼看到象群玩水潑沙,種種精彩的行為,簡直是無與倫比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