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港輝道:“咱們一邊跑,一個喊個號子吧,喊一邁中間的腳,喊二邁兩邊的腳!”
蘇慧:“ok!”
很快排到他們了。
工作人員一吹哨,兩人的胳膊摟著對方的脖子,喊著“一二一二”,跑得飛快。
兩人三足不光是考驗默契,體能也是很重要的。
往返跑距離40米,平時顏港輝爬一層樓梯都要喘氣,不過昨天剛泡過溫泉靈水浴,早上又吃了靈土靈水種出來的土豆和韭菜,精力充沛無比。
比另一對情侶以微弱的優勢拿下了小組第一名。
兩人對視一眼,哈哈笑了起來!
工作人員拿了張獎券遞過來,微笑道:“恭喜你們獲勝!可以去廣場那邊的飲品店兌換一杯蜂蜜檸檬茶。”
后面的情侶有一塊糖作為獎勵,聊勝于無吧。
拿著獎券,來到飲品店這邊。
除了蜂蜜檸檬茶,還點了個蜂蜜柚子茶。
顏港輝看到旁邊有個牌子:“本店使用的蜂蜜,是山水自然社區合作項目產品……”
等蜂蜜茶調配的過程,閑著也是無聊,就閱讀起來。
四川關壩地區的百姓,以前很大程度是依靠木材生活的!
收入來源于砍伐樹木,運輸樹木,還有一些山上的其它資源。
比如說羚牛、野豬、甚至熊的肉,飯館里都有賣。
以前自然資源是很豐富的,金絲猴、大熊貓都是常客。
但是漸漸的,難以見到野生動物的蹤跡,河里特產的冷水魚因為電魚也幾乎絕跡,環境每況愈下。
關壩的位置就在唐家河保護區邊上,為了把社區保護做起來,需要給村民另謀生計,于是就做了一系列的工作,讓村民養中華蜂。
中華蜂本身就是一種瀕危的傳粉昆蟲,利用熊貓棲息地森林中的蜜源植物來釀蜜,既能保護蜜蜂,也能保護森林,為村民提供生計,可以說是一箭三雕的事情。
雖然蜂蜜做到市場上,真正賺錢沒多少,不過帶來了關注,關注也是一種重要的資源。同樣是一個潤滑劑,為村民們的思想帶來了變化。
原來不止是砍伐樹木,電魚采藥才能賺錢。
后來村民們開始參與一些保護合作項目,巡視一天140塊錢,前幾年村民又制定了公約,不許打獵、挖藥材、隨意電魚,每個村民都簽了字。
冷水魚的數量漸漸恢復,原本消失的動物也都回來了。
同樣是靠山吃山,村民們的錢包鼓了,家鄉也變回了綠水青山。
不過黑熊偷蜂蜜的情況也越來越多,為了準備冬眠,黑熊會在7-10月大量進食,這段時間也是蜂蜜成熟的時期。
相比森林中零星的野生蜂巢,蜂場里動輒數百的蜂箱對黑熊來說無疑是饕餮盛宴,不但用蠻力破壞蜂箱,還會把蜂蛹、蜂卵一掃而空。很打擊村民的保護態度。
山水自然除了弄一些防熊警報,在社區主導的原則下,讓大家開會討論一套都認可的方案,建立黑熊肇事基金,最近也開始運行了。
現在云南的一些亞洲象社區,也在開展類似的蜂蜜保護項目。
“先生,您的蜂蜜茶好了!”
顏港輝回過神來,有些感慨,想不到蜂蜜背后,還有著這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