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工作不是一帆風順的事情,要協調村民發展與自然保護的平衡,確實很考驗人的智慧。
和蘇慧一人拿起一杯蜂蜜飲料,“滋溜”吸了一口。
別說,甜甜蜜蜜,加上檸檬的特殊風味,還挺好喝的。
走在廣場上,看到了一些畫著蜜蜂圖案的展牌!
他對蜜蜂這種小動物本來沒什么興趣,不過剛才看了蜂蜜和社區的故事,這會又喝著蜂蜜茶,自然而然地停下來看了一下展牌。
有展牌介紹關于蜜蜂的趣味小知識!
比如蜜蜂一小時可以飛24公里。
并不會在冬季冬眠,相反,會在巢穴中抱成團,同時翅膀振動取暖。
想要獲取一公斤蜜,需要蜜蜂采100萬朵花,工作33300個小時,飛行45萬公里,等于繞地球11圈。
“哇!”蘇慧不禁看了一眼手中的蜂蜜茶,驚嘆道,“怪不得叫勤勞的小蜜蜂!”
是不是要飛個幾千上萬公里,才能制作出這么一杯蜂蜜茶?比外賣員可辛苦多了。
顏港輝被另一塊展牌吸引住了目光:“嚯!蜜蜂消失,人類只能活四年?”
心里有些疑惑,蜜蜂真的這么重要嗎?
沒有蜜蜂授粉,不是還有蝴蝶,不能補上蜜蜂的空缺嗎?
這是一種很常見的想法!
但是生態位又不像是小孩玩的積木,可以隨意地擺來擺去。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態作用。
老虎、豹子、狼,都是捕食者,但是只有老虎能有效地控制野豬的數量。
渡渡鳥滅絕后,主要依賴渡渡鳥消化磨碎種皮,種子才能發芽的大顱欖樹也日漸稀少。
像是多米諾骨牌一樣,一但倒了一塊,帶來的就是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大自然的構造復雜而精密,雖然有一定的容錯性,但這種容錯性是有限度的。
顏港輝看著展牌,臉色漸漸凝重了一些。
人類食物的三分之一都直接或間接依賴于蜜蜂這些昆蟲授粉,不光是蜜蜂面臨威脅,其它蝴蝶蝙蝠這些授粉動物也正遭遇滅絕危機,自身都難保,更別提頂替了。
如果這樣下去,蔬菜水果這些營養作物會被水稻、土豆少數作物替代,導致營養失衡,人類將面臨嚴重饑荒。
光是想想幾年只能吃土豆米飯,就感覺人生黯淡無光,失去了生活的樂趣。
后面的一塊展牌,介紹保護蜜蜂可以做的事情!
比如種植各種不同花期的本地植物,向本地的農民購買原蜜,促進養蜂業發展。
避免使用殺蟲劑,除草劑,做好垃圾分類,保護野生的蜂巢。
當然,還有向大家宣傳介紹蜜蜂的重要性,提高人們的意識。
有了解才有關心,有關心才有行動。
顏港輝當即就拍了幾張照片,發到朋友圈里:“今天520,也是世界蜜蜂日,想不到小小的蜜蜂這么重要!它們也應得到我們的尊重和愛護,大家給小蜜蜂比個吧。”
朋友評論:“奇奇怪怪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