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稻田里也有個很復雜的生態系統!
首先最主要的當然是水稻了,它們是稻田里的生產者,源源不斷地吸收泥土下的營養,通過陽光合成有機物,最后將養分輸送到谷粒中。
它們就相當于稻田中的能量工廠,為其它動物也提供了食物來源和躲避棲身的環境。
有很多昆蟲是以水稻為食的,比如蝗蟲、稻飛虱、螟蛾,會影響稻田的收成!”
小朋友們都圍在邊上,認真地聽著!
方野道:“不過在一個生態系統健康的稻田里,并不用過于擔心,因為田地里還有很多益農生物,可以控制這些‘害蟲’的數量。
最常見的就是各種蛙類!
它們將卵產在水里,一生就是一堆,孵化的蝌蚪在水里長大變成青蛙,青蛙的數量不少,食量也不小,是捕食害蟲的主力軍!可以稱為農田衛士。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不過現在因為農藥和化肥的大量使用,很多農田里已經看不到青蛙,也聽不到它們夏天晚上此起彼伏的叫聲了。
咱們的水稻田里出現青蛙,就是生態在慢慢恢復的表現。”
有田埂上的家長,聽了不禁一怔!
在城里總是忍不住懷念鄉下,夏天麥浪隨風浮動,夜晚銀河星光點點,雨后泥土的芳香,鄰居長輩們在大柳樹下聊天打牌……
幾次帶著孩子回鄉下,想回味一下童年,但是總感覺差了點什么。
晚上看星星似乎沒那么亮了,泥土也沒那么香了。現在再想想,好像青蛙的叫聲真沒聽見!
本來以為是在城市里待久了,心思浮躁,踏實不下來。
但是聽方野一說,隱隱感覺,現在和小時候的農村確實不一樣了。
比起惆悵的大人,小朋友們則是心情愉悅。
這水稻可是自己親手種下去的啊!
看著稻田中,因為方野的安撫技能乖巧坐著不動的青蛙,像是看自己最喜歡的寶貝一樣,忍不住嘴角上揚,有種小小的竊喜感。
平時逛著動物園,也了解到很多故事書里的動物,生存現狀并不是那么美好,甚至可以說岌岌可危。
有時候也會沮喪,想做點什么,總有種無能為力的感覺。
天天說保護環境,保護動物,怎么瀕危的動物越來越多了呢?這十年、二十年,一百年后的藍星還能不能住了?
會不會等他們有孩子的時候,環境已經惡化到無法彌補的程度,科學家正式宣布人類即將滅絕了?
別的環保的案例都離自己太遠,種下的稻田里長出了青蛙,這可是發生在他們眼皮底下,親眼見證環境變好的事情。
一時間,充滿對未來美好的向往和憧憬。
方野又笑道:“當然,青蛙也有著自己的天敵,它們會吸引蛇的到來!
蛇除了捕食青蛙,也是捕食老鼠的好手,有蛇在就不用擔心老鼠泛濫,把稻子啃個精光。
而青蛙和蛇,又會吸引鷺鳥,它們也是稻田中的常客,白鷺、池鷺喜歡在白天造訪稻田,晚上則是夜鷺的主場!
你們看,稻田里的這些生物,自然而然地就組成了一條食物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