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們聽著方野講述,腦海里漸漸構建起來一副立體的畫面。
原來水稻田里,除了水稻,還有這么多的生物,簡直是個豐富多彩的小世界。
如果是剛在種水稻的時候這么講,肯定沒什么感覺。
但是親自在稻田中插秧,種下水稻,見證水稻的成長,看到了田間的各種生物,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再聽方野一番梳理,理解就深刻多了。
方野道:“這些食物鏈交織起來,形成了一張錯綜復雜的食物網。
食物網越復雜,抵抗外界干擾的能力就越強,食物網越簡單,越容易發生波動和毀滅。
現在的農田,大量的打農藥、施化肥,蜘蛛、青蛙、蛇這些動物生活不下去了,害蟲容易滋生,又要打農藥,老鼠啃食農作物,又要投放滅鼠藥,布置捕鼠夾。
微生物無法生存,土壤的肥力有減無增,只能繼續施更多的化肥,土壤還會漸漸變得板結,變成了一個死循環。
咱們種的水稻,用的是動物糞便發酵的有機肥,也沒有打農藥,依然可以茁壯成長。
當然,比起施化肥、撒農藥的稻田產量肯定會少,也需要耐心讓土地恢復健康。在現在人口這么多,糧食壓力大的情況下,可能無法成為主流的生產方式。
不過這樣的稻田,相當于一塊小型的濕地,為青蛙、鳥類很多動物提供了棲息的環境,物種多樣性增加了,對周圍的生態環境改善是有積極作用的。”
有家長驚奇道:“園長,這水稻感覺產量一點都不低啊!我看稻谷都長得很飽滿!”
方野微微一笑,這不是廢話嗎!
除了有機肥,當初耙田的時候還在田里摻了點靈土的,這稻子當然長得好了。
唐曉欣很聰明,舉例子道:“施化肥相當于以考試成績為目標,背公式、大量的做題、背閱讀題的答題套路,背作文模板!
然而我們學習不光是為了考試,更重要的是鍛煉的邏輯思維,一些人生哲理,文學素養,可以受用終身。但是家長老師又都在乎考試成績。”
錢可可連忙附和點頭:“對呀對呀!成績不是最重要的,我活潑又健康。”
錢媽不禁搖頭:“這孩子還好意思說,對你來說就玩得開心最重要吧!”
錢可可不服道:“我生物成績超棒的!”
原來生物一直在及格線徘徊,現在次次都接近滿分,連她自己都很驚訝。
對學生來說,學習的興趣也是影響成績很關鍵的因素。
稻田里的這些小朋友,有這樣切身的學習體驗,估計以后的生物成績都不會差。
方野笑道:“差不多就是這個道理。好啦,大家是不是也歇差不多了,繼續行動起來!”
小朋友們一哄而散,繼續活力滿滿地割稻子去了,現在還剩下差不多一半要割。
打谷子完了就是曬谷子了!
方野喊來小小農場的飼養員,給罐斗里的谷粒先裝上半袋子拿去烘干。
今天說了要讓大家吃上新鮮收獲的稻米,這么短時間肯定是曬不完的,就算天氣炎熱,地面干燥也要曬個三四天。
少量的用機器先處理一下,剩下的等游客們走了慢慢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