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雪晴聽著兩人的講解的例子,雖然還沒講到蝙蝠,不過明白了一個事,撲殺驅趕蝙蝠可能最終會以失敗告終,而且真要是行動力很大的話,反而可能會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
心中好奇,蝙蝠對于生態系統有什么作用呢?
方野并沒有直接講這個問題。
之前工作人員去驅趕蝙蝠,他也跟著去了幾次,詢問市民為什么會害怕蝙蝠。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蝙蝠形象不佳!
和老鼠有幾分相似,而且面貌猙獰,尖牙利齒,還會飛。
下意識地就把它們和骯臟,疾病聯系在一起。
用外貌來評價動物的危險程度,這個其實也是人之常情。
毛茸茸胖乎乎的大熊貓、小熊貓,都不會覺得它們危險,只會覺得憨萌可愛,而蛇、蝙蝠、蜘蛛之類不符合大眾審美的動物,就覺得很嚇人,哪怕它們并不危險。
所以方野打算,先從外貌的方面入手講解,讓觀眾有所了解,以此消除恐懼。
“蝙蝠同樣是存在很多誤解的一種動物,其實也不怪大家害怕蝙蝠,畢竟長得丑,沒人權嘛。”
方野小小開了個玩笑,主持人和王彥都笑了起來。
王彥道:“我對蝙蝠從來沒有害怕過,小時候感覺它們很神秘,每當黃昏才出來活動,晚上天還有一點余暉的時候,一群群不知道從哪就冒出來,在天上飛來飛去。
像是童話故事一樣,灰姑娘被施了魔法,穿上水晶鞋,大家一起跳舞,然后等天一亮,它們就又都神奇地消失不見了。”
主持人道:“我對蝙蝠也有很深的印象,小時候有一陣看《倚天屠龍記》,青翼蝠王韋一笑,把人擄走吸血,給人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導致對蝙蝠也有些害怕。
天一黑,它們一大片的就都出來了,飛得又快又低,都不敢出門,怕它們吸血,不過媽媽和我講不用擔心,它們不會咬人。長大后好像很少能看到蝙蝠了。”
方野道:“大家對蝙蝠的恐懼來源各有不同,可能有不少人是從電視劇、各種小說、影視作品中受到影響,吸血鬼有鋒利的獠牙,面貌陰森恐怖,趁著夜黑風高外出吸食人血。
長得丑確實是一個主要原因,我們在和市民溝通了解的過程中呢,經常被問到的的一個問題,就是這蝙蝠為什么長得這么丑,看著很惡心。
臉上皺皺巴巴,一團一層一層的,根本不能理解這是什么玩意,沒法接受。
其實蝙蝠的臉長成這樣,這個就像我們人類有靈活的手指,大熊貓有黑白顏色的皮毛,丹頂鶴有尖尖長長的嘴巴,都是為了更好適應外界的環境而演化出來的,是很正常的事情。
大家設想一下,假如我們站在一個深不見底,黑暗、空曠的山洞前,我們不知道這個山洞有多深,我們會怎么辦呢?”
主持人思考了一下道:“撿一塊石頭,往下面丟,聽石頭多久可以傳來回聲?”
方野道:“沒錯,我們會丟一塊石頭,或者站在邊緣,往下面大喊一聲,通過這個黑暗之中傳來的回聲,我們就能知道山洞的深淺,甚至判斷出來山洞是空曠還是狹窄。掉下去會不會有危險,里面是非常筆直的還是有各種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