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其實就和蝙蝠的能力沒什么區別么。”
主持人道:“聽聲辨位。”
王彥笑道:“就像那些失明的大俠,依然可以通過聽掌風和敵人打得有來有回。”
方野道:“我們人類在沒法通過視覺來判斷位置的時候,用聲音定位依然銘刻在我們的基因里,是我們的一種本能。
再比如我們面對面說話,就是這種正常的聲音,如果在逛街的時候,看到馬路對面有一個朋友,我們就會非常本能地提高自己的聲音,讓自己的聲音朝向他喊名字,如果車來車往很嘈雜,可能還會把手搭在嘴邊做個喇叭狀,大聲去喊。
這樣去喊人,我們就是把音頻從低頻變成了高頻,增加了穿透能力,指向性和方向性會更強,傳播的距離也會更遠。
而蝙蝠在空中看到一個蚊子或者蒼蠅,它也會提高自己的音頻,這樣更精確的進行定位完成捕食。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人和蝙蝠都有同樣的能力。”
人和蝙蝠有同樣的能力?
很多看節目的觀眾,聽到這句話都愣了一下!
聽方野生動的舉例講解,感覺籠罩在蝙蝠身上的迷霧漸漸散去,沒有那么神秘了!
有這么一份奇妙的聯系,對它們的恐懼也不知不覺消散了一些。
方野繼續道:“蝙蝠在進化的過程中,需要解決一個問題。
就是在空中飛的時候,如果我抓這個蒼蠅,張嘴一嚼,就沒有辦法繼續用嗓子喊出聲波了。
那大家想一下,這是不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情,如果撞到墻上、撞到樹上掉進水里,沒有因為被捕獵而死,撞墻上一頭撞死,這死法也太窩囊了。
所以蝙蝠就想出來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用鼻子。
盡管蝙蝠還是用聲帶發出聲波,但是它們用鼻子發出來,并且鼻子形成了一個復雜的結構,這樣可以更好地定向傳播,耳朵也相應地變大了,這樣能夠分辨清楚這些聲音,并且能夠在很多同類同時存在的情況下,把自己發出的聲波分辨出來。”
看著電視的柳雪晴一陣恍然:“哦~原來蝙蝠是這個原因長成這樣,鼻子皺在一起!”
盈盈爸也感嘆道:“所以說不能光看顏值啊!”
就像是看到街邊上一個人,臉上大片斑駁,丑陋無比,下意識地就會覺得害怕恐懼。
但是當了解到這個人,其實是為了在火災里救出一個被困的小朋友被燒成這樣的,就不會再害怕了,反而會產生尊重敬佩的心情。
看電視的觀眾們,此時都對蝙蝠有了全新的認識。
覺得蝙蝠好像沒有那么丑了,恐懼感消除了許多,甚至驚嘆于物種演化的神奇!
通過鼻子來發出超聲波,確實是項很有趣的能力。